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天津》
《过天津》全文
明 / 方逢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城头初日乱啼鸦,客子行歌上使槎。

蜃气高连蓬岛近,雁行遥度蓟门斜。

河声过雨添新涨,草色和烟翳浅沙。

闻道边庭犹苦战,九关西望动悲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天津城的清晨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以及对边疆战事的深切关怀。

首联“城头初日乱啼鸦,客子行歌上使槎”描绘了天津城在晨光初照下的景象,城头上,朝阳初升,乌鸦的啼叫声与行人悠扬的歌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这里的“使槎”可能是指船只,暗示着行人在船上行进的情景,也暗含着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探索精神。

颔联“蜃气高连蓬岛近,雁行遥度蓟门斜”进一步扩展了画面,通过想象中的“蜃气”(海市蜃楼)与远处的“蓬岛”(传说中的仙山),以及雁群在天空中划过的轨迹,将现实与幻想巧妙结合,展现出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蓟门斜”可能指的是蓟门关的方向,通过雁行的遥度,隐喻着边疆的遥远与辽阔。

颈联“河声过雨添新涨,草色和烟翳浅沙”则转向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雨后的河水潺潺流淌,增添了新的涨势,而远处的草地在轻烟的笼罩下,与浅浅的沙地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清新脱俗的画面。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

尾联“闻道边庭犹苦战,九关西望动悲笳”则表达了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忧虑和对国家安宁的渴望。听到边疆还在进行艰苦的战斗,诗人不禁西望,心中涌起悲壮的笳声,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士兵们的敬意。这一联将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家国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天津城的美丽风光与诗人对边疆战事的关切,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方逢时
朝代:明

方逢时(1523~1596),字行之,号金湖。嘉鱼(今属湖北)人。嘉靖二十年 (1541)进士。历任宜兴知县、户部主事、宁国知府、工部郎中、兵备副使等。隆庆初,擢右佥都御史,巡抚辽东。隆庆四年(1570)正月移大同。着有《大隐楼集》。
猜你喜欢

初夏次韵答石田先生

腥红簇簇试榴花,四月江南恰破瓜。

山鸟初闻脱布裤,美人能唱《浣溪沙》。

方床睡起茶烟细,矮纸诗成小草斜。

为是绿阴将结夏,两旬风雨洗铅华。

(0)

春二首·其一

海风吹梅树,十日闭门中。

坐惜繁华过,墙头数落红。

(0)

雪消

柔姿能耐几时消,况是春来腊后飘。

晓幕薄寒飞旋湿,夜窗多恨滴无憀。

风前赵女愁堪诉,老去郎颜鬓易凋。

惟有山梅解相惜,深崖铁干锁冰条。

(0)

邓尉探梅十首·其三

山河无恙销兵气,霖雨同功泽九垓。

不是和羹劳素手,哪知香国有奇才。

(0)

贺新郎.七夕感怀再用前韵

鹊又填桥矣。满长安、千门砧杵,四围云水。

长记常年茅屋下,佳节团圞能几。

有和病、云鬟挥涕。

纵病倘然人尚在,也未应、我泪多如此。

弹不尽,半襟雨。如今剩有孱躯耳。

便思量、故乡瓜果,也成千里。

谁借针楼丝一缕,穿我啼红珠子。

奈又说、春蚕竟死。

嘱付月钩休潋滟,幸怜人、正坐罗窗里。

风乍吼,粉云起。

(0)

柳枝词二首·其二

池上闲房碧树围,帘纹如縠上斜晖。

生憎飞絮吹难定,一出红窗便不归。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郑文宝 孙承宗 谢安 江湜 牛希济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