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黍离篇》
《黍离篇》全文
明 / 杨爵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眼底兴衰忽变迁,每将心事问苍天。

农夫不解行人意,知说离离是有年。

(0)
鉴赏

这首《黍离篇》由明代诗人杨爵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与深沉的历史感慨,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

首句“眼底兴衰忽变迁”,开篇即以“眼底”二字点明了诗人观察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宏观历史相结合,暗示了历史的流转与个人命运的交织。接着,“每将心事问苍天”一句,直接抒发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时内心的困惑与迷茫,将个人情感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在面对历史的无常与人生的不确定性时,人们应该如何寻找答案或寄托?

“农夫不解行人意,知说离离是有年。”这两句则通过对比农夫与行人的不同境遇和理解,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农夫生活在稳定而平凡的生活中,对于外界的变迁可能并不敏感,他们关注的是年复一年的农业生产,而对于行人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则难以理解。这不仅反映了不同阶层之间的隔阂,也隐喻了在历史长河中,不同群体对于时代变化的感受和理解存在差异。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洞察与反思,以及对人性多样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黍离篇》通过对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波动的作品,更是对时代背景下的社会现象和人性探讨的文学表达。

作者介绍

杨爵
朝代:明

(1493—1549)陕西富平人,字伯珍,一字伯修。二十岁始读书,常边耕边读。同郡韩邦奇录为弟子。嘉靖八年进士。授行人,擢御史。奉使湖广,见饥民割尸肉为食,还言虽周公制作尽复于今,亦无补于饥寒之众。郭勋用事,世宗经年不视朝,日夕建斋醮。而大臣夏言、严嵩以元旦微雪,作颂称贺。爵乃上书极谏,忤帝,下诏狱拷讯几死。历五年获释,抵家甫十日,复逮系狱,又三年始释。卒谥忠介。有《杨忠介集》、《周易辨说》等。
猜你喜欢

翁丈柔中同侄昭文相访留两日既别赠以诗

委巷无过客,明灯迎此翁。

欢欣屐齿折,羞涩酒瓶空。

烧芋随家法,论诗到国风。

胡麻煮清枣,更拟故人同。

(0)

光泽朱君挽词四首·其三

为官长者得声名,唯诺公堂如父兄。

欲作汝南耆旧传,不须多语尽平生。

(0)

卢助教质夫挽词二首·其二

毗耶钞轴五千卷,净几焚香心自閒。

蜡烛烧残春梦断,逢逢哀鼓吊空山。

(0)

遣兴

黄金难买老,自笑鬓毛皤。

本分且如此,明时可奈何。

攻吟诗转少,惜醉事还多。

寒甚溪头夜,谁能载雪过。

(0)

观海

昔者吾夫子,浮海思乘桴。

彼美鲁仲连,蹈海耻帝呼。

寥寥千载间,此意霜月孤。

而我欲涉海,夫岂夫子徒。

长风吹我帆,高浪拍我舻。

所愿鸥鸟同,浩荡烟中徂。

(0)

柴桑山

千古先生节最高,功名识破等鸿毛。

如今亦作柴桑隐,只把荷衣当绿袍。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刘一止 艾性夫 郑元祐 李时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