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岁云暮,于役殊未休。
冠盖集相送,置酒城南楼。
微雨霁朝景,骋望消人忧。
苍苍远山色,浩浩清江流。
丹枫罗曲岸,白鸟戏中洲。
景物纷可悦,骊歌促行驺。
衡门昨栖迟,杖屦忝从游。
奈何远离别,一日如三秋。
索居感羁旅,久要慕前修。
适意岂非达,徇禄良足羞。
山灵勿相诮,早晚归林丘。
冉冉岁云暮,于役殊未休。
冠盖集相送,置酒城南楼。
微雨霁朝景,骋望消人忧。
苍苍远山色,浩浩清江流。
丹枫罗曲岸,白鸟戏中洲。
景物纷可悦,骊歌促行驺。
衡门昨栖迟,杖屦忝从游。
奈何远离别,一日如三秋。
索居感羁旅,久要慕前修。
适意岂非达,徇禄良足羞。
山灵勿相诮,早晚归林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林烃在明末时期,面对岁末年关,公务繁忙,未能休憩,却在城南楼受到诸公的盛情款待的场景。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宴会的热闹与自然景色的宁静和谐,以及离别时的伤感与对未来的期许。
首句“冉冉岁云暮”,以时间的流逝引出主题,暗示着岁月不待人的紧迫感。接着“于役殊未休”点明诗人公务繁忙,无法抽身。宴会的场景通过“冠盖集相送,置酒城南楼”展现,描绘了宾主欢聚一堂的热闹场面。随后,“微雨霁朝景,骋望消人忧”一句,通过雨后的清新景象,表达了宴会后心情的舒畅。
“苍苍远山色,浩浩清江流”描绘了远处山色苍茫,江水浩荡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氛围。“丹枫罗曲岸,白鸟戏中洲”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红叶点缀岸边,白鸟嬉戏洲上,动静结合,富有生机。这些景物的描写,不仅美化了宴会的背景,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然而,宴会终将结束,“景物纷可悦,骊歌促行驺”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离别的无奈。诗人感慨“奈何远离别,一日如三秋”,表达了对离别的哀愁和对相聚时光的怀念。
最后,“索居感羁旅,久要慕前修。适意岂非达,徇禄良足羞”流露出诗人对孤独生活的感慨,对古代贤者的仰慕,以及对追求个人内心满足与遵循世俗功利之间的矛盾思考。他似乎在反思,是否真正达到了内心的自由与满足,还是仅仅为了追求世俗的成功而感到羞愧。
“山灵勿相诮,早晚归林丘”则是诗人对未来的期许,希望有一天能摆脱尘世的束缚,回归自然,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感慨,也有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邃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