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
《维扬春日再遇孙侍御》全文
唐 / 杜荀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

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éiyángchūnzàisūnshì
táng / xún

běnwèiróngjiāwèishēnshūshuíliàozhuǎnjiāpín
sānniánxíngquèqiānshān

liǎngguīzhǔrén
luòànliǔxuánxiùtiánhuāduǒnòngcánchūn

duōqíngshǐyìngjiējiànwèishàngqīngyúnbáixīn

翻译
本来是为了家族荣耀而读书,谁知命运却让我陷入贫困。
三年间走过了千山万水,两地思念只为了同一个主人。
河边垂柳在细雨中摇曳,田野花朵在暮春中凋零。
深情的官员想必会感叹相见不易,还未飞黄腾达已添白发。
注释
本:本来。
为:为了。
荣家:家族荣耀。
不为身:不是为了自身。
谁料:谁知。
转:转变。
家贫:陷入贫困。
三年:多年。
行却:走过。
千山路:千山万水。
两地:两个地方。
思归:思念归乡。
一主人:同一个主人。
络岸:河边。
柳丝:柳条。
悬:摇曳。
细雨:小雨。
绣田:田野。
花朵:花朵。
弄:玩弄。
残春:暮春。
多情:深情。
御史:官员。
应嗟:想必感叹。
见:相见。
未上:还未登上。
青云:高位。
白发新:新添白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读书人在外漂泊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本为荣家不为身,读书谁料转家贫"两句表达了诗人原本为了家族的荣耀而读书,但没想到却因为读书而家境变贫。这反映出古代读书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三年行却千山路,两地思归一主人"则写出了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经历了许多艰难险阻,但内心始终只有对一个家的思念。这里的"主人"指的是家中的父母或妻儿,表达了深沉的乡愁。

"络岸柳丝悬细雨,绣田花朵弄残春"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外所见的景象,细雨中垂挂的柳丝与残春的花朵,都让人感到春意已尽,但又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

最后,"多情御史应嗟见,未上青云白发新"表达了诗人对那些有情有义、能够理解自己处境的人(御史)的感激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未来命运的无奈与悲哀。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首表达乡愁与人生困顿的好诗。

作者介绍
杜荀鹤

杜荀鹤
朝代:唐   字:彦之   号:九华山人   籍贯: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   生辰:846~904

杜荀鹤(约846—约906),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汉族,池州石埭(今安徽省石台县)人。他出身寒微,中年始中进士,仍未授官,乃返乡闲居。曾以诗颂朱温,后朱温取唐建梁,任以翰林学士,知制诰,故入《梁书》(按应作《五代史记》;《梁书》主要记述了南朝萧齐末年的政治和萧梁皇朝(502—557年)五十余年的史事。)。
猜你喜欢

忆萝月

不茶不酒。松了衣双扣。心是梧桐身是柳。

到得秋来都瘦。日间略可眉颦。一灯上过销魂。

偏是天公无赖,近来只惯黄昏。

(0)

为杨子常题文水画吴中山水·其十横塘

缥缈空亭盖石梁,压村山色郁青苍。

烟波一折南流去,便是吴王走狗塘。

(0)

庚辰午.和司李李宝弓咏雪狮二首·其一

筑玉抟酥顷刻成,雄虫毛骨俨峥嵘。

回身故作抛球势,奋怒如闻抉石声。

面带霜棱真可畏,心同冰水一何清。

故应仙吏耽吟赏,照座寒芒夺月明。

(0)

无题八首·其七

花信风催到小桃,瘦腰宽剩半围绦。

微寒自喜垂帘箔,深夜谁闻放剪刀。

鹦鹉语言犹带诳,狸奴踪迹也偷逃。

身轻却羡双飞燕,伫立墙东目送劳。

(0)

无聊二首·其一

风情退减久无诗,研匣书笺罥网丝。

魇语梦魂闻婢唤,恶愁怀抱恐儿知。

酒于痛饮非真适,情向新欢未肯痴。

惆怅旧游携手处,木樨天气独来时。

(0)

问答词阿姚·其十

观君犹自有童心,无乃钟情尚未深。

若是果将奴郑重,莫相调笑路旁金。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许虬 唐珏 许仲琳 刘球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