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秋风摇远草,旧业起高情。
乱树通秦苑,重原接杜城。
溪云随暮淡,野水带寒清。
广树留峰翠,闲门响叶声。
近樵应已烧,多稼又新成。
解佩从休沐,承家岂退耕。
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
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
秋风摇远草,旧业起高情。
乱树通秦苑,重原接杜城。
溪云随暮淡,野水带寒清。
广树留峰翠,闲门响叶声。
近樵应已烧,多稼又新成。
解佩从休沐,承家岂退耕。
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山幽谷中的宁静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开篇“白玉郎仍少,羊车上路平”两句,设定了一个秋日午后静谧而安详的场景,白玉郎可能是指一位年轻的牧羊人,他的羊车在平坦的大路上缓慢前行,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
“秋风摇远草,旧业起高情”两句,通过秋风吹动远处的野草,唤起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深情,"旧业"可能指的是过去的农事或其他劳作,"高情"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充满豪情的境界。
“乱树通秦苑,重原接杜城”两句,描绘了诗人所处之地的自然景观,"秦苑"和"杜城"可能是实指某一特定地域,或是泛指山林与古老城堡相连的壮丽景象。
“溪云随暮淡,野水带寒清”两句,则转入了对晚秋景色的描绘,溪流之上云雾缥缈,与傍晚时分渐渐淡去,而远处的野水则因天气转凉而显得格外清澈。
“广树留峰翠,闲门响叶声”两句,继续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广树"可能是指山谷中的茂密林木,它们在山峰间留下了一抹浓绿,而"闲门"则暗示了一个静谧无人的空间,只剩下落叶的声音在空中回荡。
“近樵应已烧,多稼又新成”两句,可能是对农业活动的描写。"近樵"指的是接近村庄的林木中的柴火,已经被烧毁,而"多稼"则意味着丰收的喜悦。
“解佩从休沐,承家岂退耕”两句,则转向了个人生活的方面。"解佩"可能是指脱去束缚,"休沐"则是闲暇之意,而"承家"和"岂退耕"则暗示着对家庭责任的承担,以及对于耕作这份传统职业的不离不弃。
最后“恭侯有遗躅,何事学泉明”两句,似乎是在提及某位尊贵之人留下的教诲或遗产,而"何事学泉明"则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了诗人对知识、智慧或者道德修养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平和而富有节奏,意境深远而情感真挚,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