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盛德生·其二》
《送盛德生·其二》全文
明 / 李云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归客为行客,他乡是故乡。

有家悬两地,临路忆何方。

行李剑三尺,生涯药一囊。

送君秋色里,心折雁南翔。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友人的情景,充满了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首句“归客为行客,他乡是故乡”巧妙地运用对比手法,将“归客”与“行客”的身份转换,以及“故乡”与“他乡”的相对概念,展现出一种超越地域界限的豁达情怀。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友情和离别的深刻理解,即无论身处何方,只要有真挚的情感维系,任何地方都能成为心灵的故乡。

接着,“有家悬两地,临路忆何方”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以“家”作为情感的寄托,但又指出“家”在两地之间,暗示了离别与思念的痛苦。同时,“临路忆何方”则直接表达了送别时的思绪万千,心中所想难以言喻,既有对未来的担忧,也有对过往的回忆,情感复杂而深邃。

“行李剑三尺,生涯药一囊”这两句则通过具体的物品——“剑”与“药”,象征着友人的旅途与生活。剑代表了勇气与决心,药则寓意着疗愈与希望。这样的细节描写,不仅丰富了画面感,也暗示了友人面对未知旅程时的准备与期待,以及对生活的态度与追求。

最后,“送君秋色里,心折雁南翔”两句以自然景象收尾,既点明了送别的季节(秋天),也借用了大雁南飞的意象,象征着友人的离去与远方的追寻。同时,“心折雁南翔”中的“心折”二字,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不舍与牵挂,同时也蕴含着对友人未来旅程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情味与哲学思考,表达了对友情、离别、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李云龙
朝代:明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猜你喜欢

菩萨蛮.次韵昌甫见贻生朝

春来晴雨常相半。水光风力花撩乱。山北与山南。

行歌或再三。诵君诗过日。才大真盘屈。

寿我敢言酬。相望亦饮不。

(0)

好事近·其一次韵昌甫

梅雨快晴风,苔竹定翻新箨。

相望得寻幽调,把陈言都略。

大江东去更飞云,心事共回薄。

彷佛散庵佳处,一声声猿鹤。

(0)

寄赵德庄以过去生中作弟兄为韵七首·其三

士苦不自重,贪名乃忘生。

向来望尘子,得车定何荣。

浮云蔽天壤,岂碍日月明。

惟馀金石交,可论藏与行。

(0)

远游十首·其九

生死一大梦,梦觉谁当分。

梦中既不了,虽觉何足云。

天光发吾宇,澹然无朝曛。

至乐不外假,至贵斯无文。

求仙与学佛,举世徒纷纷。

(0)

听雨

咿轧篮舆不计肩,五更残梦尚悠然。

红油盖重听朝雨,却似西江坐钓船。

(0)

雨中同邹德饭白云庵·其二

懒惰已成癖,幽寻湖上台。

应知千里近,动作半年来。

一径草仍碧,两山梅未开。

犹怜冲雨湿,路入乱云堆。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