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如绶带山如抱,画手难摹一段奇。
松下可浇三奠去,墓傍安用万家为。
虹来昂首宁非瑞,蛟徙无踪若有知。
丱角钓游今白发,重寻陈迹不胜悲。
水如绶带山如抱,画手难摹一段奇。
松下可浇三奠去,墓傍安用万家为。
虹来昂首宁非瑞,蛟徙无踪若有知。
丱角钓游今白发,重寻陈迹不胜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充满了深情和哲理。开篇“水如绶带山如抱”,用柔美的水和稳固的山来形容自然景物,既有动态之美,又显得安稳而坚实。这两句设定了整个诗歌的意境,为后文的情感表达奠定基础。
接着“画手难摹一段奇”,诗人通过自谦的笔法,强调自然景物的独特和难以描绘,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与敬畏。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更隐含着诗人内心对于无法完全捕捉到自然之美的无奈。
“松下可浇三奠去”,则是在表达一种祭扫先人的仪式感,通过具体的动作传递了对祖先的缅怀与敬意。随后的“墓傍安用万家为”则是在强调这份记忆和尊重是普遍且长久的。
“虹来昂首宁非瑞”,这里的彩虹并没有带来吉祥的预兆,而是一种自然现象的描述,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接下来的“蛟徙无踪若有知”则是通过蛇类动物的行为隐喻出一种生命力和神秘感。
最后,“丱角钓游今白发”,诗人提及自己年迈,头发斑白,曾经的激情和活力已经不再。紧接着“重寻陈迹不胜悲”,则是在表达对过去时光的追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无限哀愁。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结合个人生活的点滴,以及祭扫先人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寒濑石屿出,暮舸不敢上。
且泊大洲浦,弭楫临莽苍。
鼓从露野沈,柝应空江响。
林虚猿狖静,波澄星月朗。
长歌耿不寐,冷然发深想。
芳杜几相思,青山滞独往。
世路何尽期,游人自鞅掌。
旭光发阳厓,前洲闻拨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