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其二》
《故河南尹岐国公赠工部尚书苏公挽歌二首·其二》全文
唐 / 岑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

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

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

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

(0)
翻译
白天关闭了墓门,青春岁月也随葬在这黑夜的坟茔。
旧时的堂前石阶上野草蔓生,空荡的庭院中石缝间花朵寂然开放。
夕阳西下,灵幡缓缓送行远去,郊外寒风中送葬的仪仗队归来。
三条河流的景象难以再见,应惋惜的是庾公那样的英才。
注释
白日:指白天的时间。
扃泉户:关闭墓门,指人去世安葬。
青春:此处喻指生命或美好的时光。
夜台:即坟墓,因在地下且常处于夜晚般的黑暗中,故称。
旧堂:昔日的厅堂,这里特指逝者生前的居所。
阶草:台阶上的野草,暗示无人打理的荒凉景象。
空院:空旷无人的院子,显示主人已逝的凄清。
砌花:砌墙缝隙中生长的花,象征生命力顽强但无人欣赏。
山晚:傍晚时分的山景,渲染送葬的凄凉氛围。
铭旌:即灵幡,上书死者官衔、姓名以引导魂魄,此处代指送葬队伍。
郊寒:郊外的寒冷,既实指天气也暗含心情的悲凉。
骑吹:古代送葬时的仪仗乐队,骑在马上吹奏乐器。
三川:泛指河流,也可能特指某一地名,这里比喻逝者生前的辉煌或钟爱之景。
庾公:指庾亮,东晋名臣,此处借指有才华的人。
才:才能,英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景象。开篇“白日扃泉户,青春掩夜台”两句,通过对昼夜更迭和生命流逝的描述,表达了时光易逝、青春难以长存的哀愁。

接着,“旧堂阶草长,空院砌花开”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凄凉感。旧日的堂庙现在门前已是长满杂草,院内原本种植的花朵却在无人的空寂中盛放,这些意象都透露出一种时间的摧毁和生命力的消逝。

诗中的“山晚铭旌去,郊寒骑吹回”则描绘了一幅行者归来时的画面。铭旌,即古代官员出行时的仪仗队伍,这里表示官员离去的场景。而“郊寒骑吹回”则是说在寒冷的郊野中,骑士吹着口哨缓缓返回,这也许暗示了一种孤独和寂寞。

最后,“三川难可见,应惜庾公才”表达了对人才难得和不易再见的珍惜之情。这里的“三川”指的是古代的地名,但在此处可能更多地象征着难以遇到的人才;而“庾公”则特指唐代文学家庾信,赞美他非凡的文采。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对人才的珍惜之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功力。

作者介绍
岑参

岑参
朝代:唐   籍贯:南阳   生辰:约715-770年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猜你喜欢

扬州慢

翠暖红酣,丁歌甲舞,天街风日承平。

逐五陵年少,箫鼓逗春城。

正三月、柳花吹处,脂香压酒,银脍调羹。

任玉山颓醉,浑忘鱼钥深更。

司勋重到,历华鬘、劫后心惊。

踏旧院蘼芜,阑前月色,今为谁明。

剩有梨云入梦,西风戛、铃佩轻盈。

聚眉峰两角,凄然多少幽情。

(0)

少年游.怀李公孙晓村

人生须是少年游。佳梦话琼楼。

公孙潇洒,临风玉树,照彻大江秋。

阑干又看娟娟月,正绣箔、挂银钩。

何处吹箫,玉人袅袅,二十四桥头。

(0)

清平乐

雨余微霁。果生难脱蒂。要得收梢良不易。

且作须臾计。各人自管行囊。口称火色金光。

一旦胡卢打破,个中糜烂瓜瓤。

(0)

念奴娇.延和宫

勒碑何益,愿生生世世,为无情物。

薄命红颜长敛恨,赢得刻心镌骨。

千载钟山,雕青画翠,长作埋花窟。

孤怀渺渺,惟应长跽号佛。

谁说铁树宫前,维扬胜迹,数吴王勋伐。

食肉几年成割据,未及孙谋贻厥。

悽恻霸图,江淮千里,寂寂风云歇。

芳仪一曲,惨堕山北明月。

(0)

满江红.书生佳人苦乐各一阕,用板桥道人体·其二

天付红颜,便交付、一生愁绪。

浑不管、飘帘落溷,名花无主。

玳瑁才栖梁上燕,胭脂又吼闺中虎。

是前生、注定恶姻缘,佳人苦。叶子戏,樗蒲博。

锦作账,珠为箔。有风流夫婿,相嘲相谑。

姊妹甘心推福命,儿曹转眼登台阁。

看妆成、绿鬓尚如初,佳人乐。

(0)

点绛唇

帘幕低垂,梦中听得风声大。翠衾娇卧。

翻道寒犹可。冻合○毫,玉手拈来惰。围炉坐。

又开青琐。去数梅花朵。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汪应辰 汪琬 石延年 刘处玄 于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