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别郎上人》
《别郎上人》全文
唐 / 冷朝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过云寻释子,话别更依依。

静室开来久,游人到自稀。

触风香气尽,隔水磬声微。

独傍孤松立,尘中多是非。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biélángshàngrén
táng / lěngcháoyáng

guòyúnxúnshìhuàbiégèng
jìngshìkāiláijiǔyóuréndào

chùfēngxiāngjìnshuǐqìngshēngwēi
bàngsōngchénzhōngduōshìfēi

注释
过云:穿越云层。
寻释子:寻找和尚,释子是对和尚的尊称。
话别:告别,说话道别。
依依:形容留恋,不忍分离的样子。
静室:安静的房间,这里指禅房或寺庙的居室。
开来:打开,开放。
游人:游客,行人。
自稀:自然稀少。
触风:遇风,被风吹到。
香气尽:香气消失殆尽。
隔水:隔着水面,远处。
磬声微:磬的声音微弱,磬是佛教仪式中使用的打击乐器。
独傍:独自依靠。
孤松:孤独的松树,常象征坚韧不拔。
尘中:尘世之中,指世俗社会。
是非:对错,纷争,这里泛指世俗的烦恼和纠葛。
翻译
穿过云雾寻找僧人,告别时更是依依不舍。
静谧的房间已许久未开,游客自然稀少。
微风拂过,香气消散殆尽,隔着水面,钟磬之声隐约细微。
独自倚靠在孤松旁站立,尘世中充满了是非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和独自徘徊的意境。开篇“过云寻释子,话别更依依”表达了对远去之人的思念和不舍,语气缠绵而伤感。“静室开来久,游人到自稀”则是说时间久了,房中寂寞,只有偶尔来的行人打破沉默。接着“触风香气尽,隔水磬声微”描写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即便是风中的花香和水对岸的磬声,也显得淡远而不可及。

最后两句“独傍孤松立,尘中多是非”则表现了诗人在现实世界中的孤独感受。诗人或许是在一个荒凉之地靠近一棵孤零零的松树站立,在这样的环境中,他感受到世间是非难断,尘世纷扰。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在喧嚣红尘中的孤独无奈。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淡远,是一首表达离别哀愁和世间寂寞之感的好诗。

作者介绍

冷朝阳
朝代:唐

唐润州江宁人。代宗大历四年,登进士第。不待授官,即归乡省亲,一时诗人多为诗以送。后为泽潞节度使薛嵩从事。德宗兴元初,任太子正字。为诗工写景,长于五律。
猜你喜欢

春日山西寄王允原知司·其五

一茎白发已堪嗟,况是东风两鬓华。

醉里误将裙作纸,老来羞以帽簪花。

疏狂不识眉双结,敏捷曾经手八叉。

闲喜日长公馆静,自分新火试新茶。

(0)

途次感秋

袅袅西风吹逝波,冥冥灏气逼星河。

宣王石鼓青苔涩,武帝金盘白露多。

八阵云开屯虎豹,三江潮落见鼋鼍。

沅湘一带皆秋草,欲采芙蓉奈晚何。

(0)

寄南屏渭长老

蒲室传心第一宗,老寻古刹寄行踪。

贯花偈就人争写,坏色衣穿自懒缝。

案上梵经皆贝叶,手中谈麈是青松。

何年惠远重开社,来听东林寺里钟。

(0)

送人之吴江

垂虹桥下路,此地隔江湖。

沙树应多橘,寒鱼半是鲈。

风将菱唱远,舟带夕阳孤。

离别琴三叠,悲欢酒一壶。

不堪忆君处,烟雨满秋芜。

(0)

晋冀纪行十四首·其九沁渡

陆行渴怀抱,今渡沁河水。

奔腾走百滩,声远闻数里。

我来坐其涯,肩担欣暂弛。

不意山坞间,偶得见清泚。

连朝尘沙目,豁尔净如洗。

虽云倦行力,对此亦足喜。

南风吹青蒲,白鸥忽飞起。

(0)

岭南杂录三十首·其四

石鼎微熏茉莉香,椰瓢满贮荔枝浆。

木绵花落南风起,五月交州海气凉。

(0)
诗词分类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诗人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