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薄少滋腴,色浅非丹翠。
不惧越王羞,宁怀秦后珥。
傍檐葺寒草,循场啄馀穗。
且欣大厦成,焉须鸿鹄志。
肌薄少滋腴,色浅非丹翠。
不惧越王羞,宁怀秦后珥。
傍檐葺寒草,循场啄馀穗。
且欣大厦成,焉须鸿鹄志。
这首诗描绘了麻雀的形象与生活习性,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状态。诗中“肌薄少滋腴,色浅非丹翠”两句,通过对比麻雀的体态和颜色,突出了其朴素无华的特点。接着,“不惧越王羞,宁怀秦后珥”则借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麻雀不畏艰难、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最后,“傍檐葺寒草,循场啄馀穗。且欣大厦成,焉须鸿鹄志”几句,生动地描绘了麻雀在檐下筑巢、觅食的情景,并以“大厦成”比喻麻雀虽小却能筑巢安居,无需像大鸟般追求远大的志向,体现了诗人对麻雀平凡而坚韧生活的赞美。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生物深刻的理解与欣赏。
已过寒食清明,也复连日濛濛雨。
池塘绿涨,阑干红褪,独吟无语。
猛忆楼头,玉人那日,曾携手处。
把罗巾重展,泪痕几点,犹疑是,桃花露。
便欲凌空飞去。尽徘徊、怕还无据。
绿阴满地,绣帘珠箔,重门何许。
莫又年来,青青双鬓,多萦离绪。
凭清宵梦寐,寻消问息,到清虚处。
记得春游逐管弦。红板桥边。白板门前。
闲花野草为谁妍。蜂也喧喧。蝶也翩翩。
风月何尝负少年。花底歌筵。柳外吟鞕。
而今回首总凄然。旧事如烟。旧梦如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