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趋载笔侍长杨,夕捧天书出建章。
正睹储星天际耀,还瞻宸渥日边翔。
川原半绕函关道,驿路遥临紫塞傍。
到日诸侯应授简,马卿词赋已游梁。
朝趋载笔侍长杨,夕捧天书出建章。
正睹储星天际耀,还瞻宸渥日边翔。
川原半绕函关道,驿路遥临紫塞傍。
到日诸侯应授简,马卿词赋已游梁。
此诗描绘了明代冯奕垣为张太史送瑞石赴梁地时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情感。首联“朝趋载笔侍长杨,夕捧天书出建章”以“朝”、“夕”二字巧妙对比,展现张太史从早至晚忙碌不息的勤勉形象,同时“长杨”、“建章”两处宫殿象征权力与荣耀,暗含对张太史身份与地位的尊崇。
颔联“正睹储星天际耀,还瞻宸渥日边翔”运用拟人手法,将星辰与日光赋予生命,生动描绘张太史在天空中所见的辉煌景象,既寓意其使命的崇高,也寄托了对张太史未来前程的祝福与期待。
颈联“川原半绕函关道,驿路遥临紫塞傍”则以地理环境的描写,展现了送行的场景与张太史行程的辽阔与遥远,函关与紫塞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不仅增添了诗篇的历史厚重感,也暗示了张太史此行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尾联“到日诸侯应授简,马卿词赋已游梁”借用了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字长卿)的故事,预祝张太史到达目的地后能够受到诸侯的礼遇,并以其卓越的文才赢得赞誉,表达了对张太史才能的高度认可与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引用,不仅展现了送行的庄重与深情,也蕴含了对张太史个人才华与未来成就的期许,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历史韵味的作品。
青山爱客长青眼,白水知时泛白云。
少日悲欢才一瞬,中星寒暑又平分。
稻粱狼藉馀栖亩,雀鼠穿窬自立勋。
一叶已惊秋意早,映阶黄落更纷纷。
忧每伤人人亦忧,花蒙两眼雪蒙头。
干戈满地不可触,蓑笠为家何处浮。
秋入鸣蝉催暑去,酒如凝露与清谋。
写成庾信江南赋,更续相如老倦游。
端居入夏愁更新,不数多愁过一春。
蹑虚难同若士去,取醉但与索郎亲。
朝天几日车同轨,击地共唱胡无人。
自许世才非管乐,聊将心事比雷陈。
求田问舍转头空,十口无家寄栗蓬。
得失自怜婴世网,是非都欲问天公。
绵绵不解溪边雨,淅淅无情松下风。
赖有诗人排闷作,且吟佳句任穷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