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妇,朝朝暮暮南园路,出入宁论晴与雨。
蚕盛愁桑稀,蚕衰恐姑怒。
大眠起来忙更忙,寝食不遑儿不顾。
年年养蚕多茧丝,身上到头无一缕。
小半输官大半卖,缲织未成先有主。
可怜寸寸手中过,竟作何人袄衫去。
采尽桑叶空留树,树下青青长麻苧。
山鸡角角终日啼,桑椹渐红春雨住。
妾尚无襦夫少裤,事事令人乱心绪。
呜呼人家生男复生女,生男犹得传门户,生女徒多累父母。
若兼长大嫁贫家,不似生时弃尘土。
君不闻,采桑妇。
采桑妇,朝朝暮暮南园路,出入宁论晴与雨。
蚕盛愁桑稀,蚕衰恐姑怒。
大眠起来忙更忙,寝食不遑儿不顾。
年年养蚕多茧丝,身上到头无一缕。
小半输官大半卖,缲织未成先有主。
可怜寸寸手中过,竟作何人袄衫去。
采尽桑叶空留树,树下青青长麻苧。
山鸡角角终日啼,桑椹渐红春雨住。
妾尚无襦夫少裤,事事令人乱心绪。
呜呼人家生男复生女,生男犹得传门户,生女徒多累父母。
若兼长大嫁贫家,不似生时弃尘土。
君不闻,采桑妇。
这首明代诗人周是修的《桑妇谣》描绘了一位辛勤劳作的采桑妇人的生活境况。诗中通过她的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蚕妇的艰辛和无奈。采桑妇不论风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为的是养蚕缫丝,然而收获的大部分都被官府征取,剩下的还得卖掉换衣食,连自己的衣物都无法保障。她感叹生女不如生男,因为女儿长大后可能还要嫁给贫寒之家,不如早年被遗弃来得轻松。诗中寓含了对底层人民命运的同情和对社会不公的批判。
诗的语言质朴,情感深沉,通过采桑妇的亲身经历,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妇女的悲苦生活,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整体上,这首诗以小见大,以一个家庭的困顿映射出当时社会的民生疾苦。
活骷髅。算来有甚风流。
着衣衫、遮形盖体,弄精神、虚度春秋。
又不念、无常近也,又不怕、阎老来勾。
巧使机关,张罗活计,忙忙劫劫苦贪求。
空热闹虚名薄利,分外惹闲愁。
三寸气,一朝断了,独卧荒丘。
叹古今、几番成败,光阴迅速难留。
好翛闲、修真养性,把从前、伎俩都休。
放下尘劳,悟明心地,凌风飘荡野云收。
江山静,太虚空廓,星月照瀛洲。
真个好,逍遥快乐,不羡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