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人逢鬼魅,第一莫惊懅。
捺硬莫采渠,呼名自当去。
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
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
若人逢鬼魅,第一莫惊懅。
捺硬莫采渠,呼名自当去。
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
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
这是一首充满了超自然元素和民间信仰的诗歌,描绘了一种与鬼魅相遇时的处世态度。开篇“若人逢鬼魅,第一莫惊懅”表达了一种冷静面对未知恐惧的心理状态,告诫人们在遇到怪异事件时要保持镇定,不要被外界的恐怖所左右。
接下来的“捺硬莫采渠,呼名自当去”则展示了诗人对于鬼魅世界的认识,即使面对超自然力量,也应当坚持自己的正直与勇气,不屈服于未知的威胁。这里的“捺硬”和“呼名”都体现了一种坚定不移的态度。
然而,诗歌也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于鬼魅的恐惧以及求助于宗教力量的心理。在“烧香请佛力,礼拜求僧助”一句中,可以看出人们在面对无法理解和掌控的超自然力量时,会寻求宗教信仰作为一种心理慰藉和实际帮助的手段。
最后,“蚊子叮铁牛,无渠下觜处”则是一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即便是微小如蚊子的生命,也能够在坚硬如铁的物体上找到生存之所。这个意象可能在强调面对鬼魅世界,即使是弱小也能寻找自己的立足之地。
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民众对于鬼魅世界的想象和恐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对于正直、勇气以及宗教信仰的重视。
青丝络马头,游宦古苏州,苏州城东万斛舟。
前年运米直沽口,送别江头折杨柳。
承恩头插上阳花,锡宴尊倾光禄酒。
江上今年杨柳黄,辟书千里有辉光。
勇骑阃外将军马,饱食闽中荔子浆。
闽中女儿歌白苧,把酒劝君起为舞。
将军好文不好武,自古闽中称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