羸马行迟迟,顽童去我远。
时时一回顾,不觉白日晚。
路傍豪家宅,楼上红妆满。
十月庭花开,花前吹玉管。
君当未贵日,岂不常屯蹇。
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
布衣岂常贱,世事车轮转。
羸马行迟迟,顽童去我远。
时时一回顾,不觉白日晚。
路傍豪家宅,楼上红妆满。
十月庭花开,花前吹玉管。
君当未贵日,岂不常屯蹇。
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
布衣岂常贱,世事车轮转。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闲适自得的田园生活情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变化的感慨。开篇“羸马行迟迟,顽童去我远”两句,勾勒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羸马悠闲地行走,小童在田野间嬉戏而过,营造出一种时间仿佛静止的感觉。紧接着“时时一回顾,不觉白日晚”则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意识感受,每当回首之际,才惊觉白昼已晚,显露出对时间易逝的无奈。
诗中“路傍豪家宅,楼上红妆满”描述了一处富贵之家的景象,豪门府邸旁,楼台间绽放着红色的装饰,或许是女子的脂粉和鲜艳的窗纱,这些都透露出一丝生活的奢华与繁华。下句“十月庭花开,花前吹玉管”则是一幅秋日赏花图景,诗人在盛开的庭院花前吹奏着玉制的笛子,营造出一种清高脱俗的意境。
然而,在这宁静和美好的画面背后,诗人也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与现实变化的感慨。“君当未贵日,岂不常屯蹇”两句中,“屯蹇”指的是行走时腿脚弯曲,不愿远离,这里用来比喻诗人在贫穷时对周围环境的依恋和不舍。接着“如何见布衣,忽若尘入眼”则是说,当看到那些平民百姓穿着朴素的布衣时,心里却感到一种刺激,如同尘埃进入眼睛般难受。这不是因为布衣本身有何贵贱,而是世事变迁,使得曾经熟悉和亲切的事物现在看来却感到疏离和不适。
最后,“布衣岂常贱,世事车轮转”两句中,“车轮转”比喻着世事的不断变化,如同车轮滚滚,不可挽回。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对现实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反映出个人命运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于现实变化的无奈接受。这首诗在平淡中流露出深意,是诗人内心情感和生活态度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