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延羲阁牡丹》
《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延羲阁牡丹》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花中第一品,天上见应难。

近署多红药,层城有射干。

生虽由地势,开不许人看。

天子何时赏,宫娥捧玉盘。

(0)
注释
花中第一品:形容花中最珍贵、最出色的品种。
天上见应难:暗示这种花非常罕见,连天上的仙人都难以得见。
近署多红药:官署附近有很多红色的药草,可能指代某种花卉。
层城有射干:层城指皇宫,射干是一种植物,可能象征着宫廷中的珍稀植物。
生虽由地势:生长条件优越。
开不许人看:强调花的珍贵,不允许随意观看。
天子何时赏:期待天子的赞赏。
宫娥捧玉盘:宫女用玉盘盛花,展示给天子看。
翻译
花中的顶级品种,恐怕在天上也难以见到。
靠近官署的地方有许多红色的药草,高层的城楼上有射干这种植物。
虽然它生长在地势优越之处,但不允许人们随意观赏。
天子何时会赏识并给予嘉奖,宫女们会捧着玉盘来展示它的美丽。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标题为《和范景仁王景彝殿中杂题三十八首并次韵(其四)延羲阁牡丹》。诗中,诗人将牡丹赞誉为“花中第一品”,暗示其在花卉中的崇高地位。他想象即使在天宫中,这样的牡丹也难得一见,强调了其稀有与珍贵。

“近署多红药,层城有射干”描绘了牡丹生长的环境,红药可能是指其他花卉,而“层城”则象征皇宫,射干则是植物名,这里借以衬托牡丹的独特。牡丹虽然生长在显赫之地,但诗人强调“开不许人看”,表达了牡丹的矜持与高洁,似乎不愿轻易示人。

最后两句“天子何时赏,宫娥捧玉盘”设想了天子对这绝美牡丹的赏识,以及宫女们小心翼翼地以玉盘盛放的情景,进一步烘托出牡丹的尊贵和期待被赏识的心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赞美了牡丹的高贵品质,并寄托了诗人对皇家赏识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深喜爱和对其价值的认同。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予得罪南迁朝廷枢密院准备差遣张君送伴凡八十日予嘉其勤于其行也作诗送之·其一

日日孤村对落晖,瘴烟深处忍分离。

追攀重见蔡明远,赎罪难逢郭子仪。

南渡可忧鸢共堕,北辕应喜雁相随。

马蹄惯踏关山路,他日重来更送谁。

(0)

次韵叔兴计议端午发家书感怀之诗

细葛香罗罢赐衣,十年风雨暗蜗庐。

浴兰纫佩怜儿女,悬艾题符徇井闾。

地胜斗墟饶赋咏,日长莲幕少文书。

欲凭尺素传深意,千里慇勤附雁鱼。

(0)

人日

人日灵川县,山深雪未融。

谁知桂岭北,宛似浙江东。

墟市人烟合,僧窗竹径通。

杖藜闲信步,日暮怯溪风。

(0)

辛未人日同郡僚游陈氏园

海南人日春已浓,柳条远映桃花红。

携觞寻伴逐春色,杖藜纵步游城东。

陈园新筑芳亭小,绿竹猗猗自围绕。

杯行不用管弦催,枝上绵蛮啭春鸟。

旧传人日天多阴,今年人日春光好。

田家但喜藷芋收,我辈惟忧酒樽少。

明朝有兴还复来,剩买鹿蹄拚醉倒。

(0)

和刘提举游龙井谒清献辨才二像

我观二大士,超悟非适今。

过去与未来,一一现此心。

缅怀清献公,兹地旧所临。

馀爱存甘棠,过者犹敛襟。

平生辨才老,般若缘契深。

图像俨如昔,遗迹了可寻。

坐使茨棘场,化为薝卜林。

法嗣传衣灯,膏肓存砭箴。

圆颅拥败褐,华发攲半簪。

相对了无言,清标映孤岑。

丹青久剥落,感叹成微吟。

了知身外身,不坐乔木阴。

真形换缃素,妙句劖青琳。

与子成三贤,清风迥萧森。

凛然龙象姿,不受鼯鼠侵。

从兹香火社,永为人天钦。

(0)

赠李颐老

弘毅年少时,学易一念酷。

研精覃思苦,见理不见欲。

一朝感苍苍,床下产神竹。

弘毅益自信,夜寐目不属。

族长闵其劳,令人付斤斸。

惜哉凌云姿,一断不复续。

弘毅少安枕,旦气几为梏。

时匠司剪伐,寿命旋见蹙。

神明信可畏,感应亦何速。

至今旁舍笋,不生弘毅屋。

康成书带草,千载登史录。

吾书此段奇,后学宜三复。

弘毅勉岁寒,任道照猗绿。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万寿祺 高鼎 严维 陈羽 蒋廷锡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