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意当年隘九州,天涯今日倦孤游。
空江水落鱼龙夜,故国云深鸿雁秋。
惜把山川对幽独,暂须谈笑作风流。
知心叹绝任夫子,肯和巴歌为解愁。
壮意当年隘九州,天涯今日倦孤游。
空江水落鱼龙夜,故国云深鸿雁秋。
惜把山川对幽独,暂须谈笑作风流。
知心叹绝任夫子,肯和巴歌为解愁。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孙应时的作品,题为《答任检法(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壮志已逝,现实中的孤独与怀旧交织。
“壮意当年隘九州”,表达了诗人年轻时曾有过雄伟的抱负和野心,要改变世界、统一国家的宏大理想。"天涯今日倦孤游"则描绘出现在的疲惧与孤独,壮志已逝,如今只是一个人的旅途。
“空江水落鱼龙夜”中,“空江”给人一种萧瑟、静谧的感觉,而“水落鱼龙夜”则增加了一种神秘和深邃的氛围。"故国云深鸿雁秋"更是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那种只能通过鸿雁传书的情感交流。
“惜把山川对幽独”,诗人在欣赏大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到了一种孤独和无奈。"暂须谈笑作风流"则表明诗人面对这种情绪,选择了用谈笑自若来掩饰内心的苦涩。
“知心叹绝任夫子”,这里的“任夫子”可能是诗人的朋友或同僚,诗人感慨于难以找到知音。"肯和巴歌为解愁"则表明诗人通过与知己共同吟唱巴塞歌曲来缓解自己的忧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壮志与现实、孤独与怀旧,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一种超脱和豁达,通过自然山川和音乐来寻找精神上的慰藉。
望西南之柱,插开翠,一峰寒。
尽泄雾喷云,撑霆拄月,气压群山。
神仙。
旧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画中看。
苔壁空留陈迹,碧桃何处骖鸾。
兵余城郭半凋残。
制锦古来难。
喜村落风烟,桑麻雨露,依旧平安。
兴亡视今犹昔,问渔樵、何处笑谈间。
斜倚西风无语,夕阳烟树空闲。
以道吾怀。
至元十七年秋七月二十二日,秋岁陈思济为吴清虚周清溪题于琳宇之一庵。
洞霄诗集卷九。
我从年少知君,胸中气与秋天杳。
天戈南下,几番屯戍,几番征讨。
笔砚从戎,诗书为将,世间元少。
想何如静处,求田问舍,便辞得、功名了。
兵府水围山绕。
尽雄深、不妨吟稿。
秋高时候,羽书催急,渡江须早。
号令重明,角声风冷,剑华霜晓。
要从今,做取十分事业,恰归来好。
看洞天佛地,秋气爽,湿衣寒。
对九锁峰高,惊天一柱,壮观杭山。
岩前。
旧遗仙迹,幻云根、直作画图看。
多少乔松古木,真如舞凤飞鸾。
西风匹马夕阳残。
行路肯辞难。
便乘此清游,欲寻仙去,心与身安。
班超侯封万里,笑虚名、牢落满人间。
试问潺潺流水,无心争似云间。
景龙天气,正余料峭,□□帘幕。
万斛金莲光不夜,香满云间楼阁。
金钉频敲,绿帘高揭,应为黄昏约。
霜娥无恙,唤人依旧飘泊。
却恨鸟兔无情,把人青鬓,白恁星星却。
千古繁华行乐地,谁笑谁歌谁酌。
北海尊?
,东山丝竹,梦里扬州鹤。
客窗无寐,故人谁念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