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鄂渚赠祥公》
《鄂渚赠祥公》全文
唐 / 贯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寂寥堆积者,自为是高僧。

客远何人识,吟多冷病增。

松烟青透壁,雪气细吹灯。

犹赖师于我,依依非面朋。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èzhǔzèngxiánggōng
táng / guànxiū

liáoduīzhěwèishìgāosēng
yuǎnrénshíyínduōlěngbìngzēng

sōngyānqīngtòuxuěchuīdēng
yóulàishīfēimiànpéng

注释
寂寥:形容孤独、寂静。
堆积者:指孤独的人不断积累修行。
高僧:修行有成、德高望重的僧侣。
客远:远方的来客。
吟多:频繁地吟诵诗歌。
冷病:忧郁、愁苦的情绪。
松烟:松树燃烧产生的烟雾。
雪气:寒冷的天气,象征清冷。
师于我:对我有教导作用的老师。
依依:依恋、不舍。
非面朋:虽然未曾见面的朋友。
翻译
孤独的人独自修行,自认为是高深的僧侣。
远方的客人谁能理解,频繁的吟诵让忧郁更甚。
松烟青色渗透墙壁,寒气透过微弱的灯光。
还好有老师指引我,虽然不见面却如朋友般亲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孤独与超脱,开篇即以“寂寥堆积者,自为是高僧”表达了僧人的清高与孤独。"客远何人识"则透露出他与世俗的隔绝,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境界。"吟多冷病增"显示了即使在吟咏诗文时,他也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寂寞和悲凉。

接下来的"松烟青透壁,雪气细吹灯"则是对自然景物的描写,通过这些意象增强了整体的静谧氛围。最后两句“犹赖师于我,依依非面朋”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位高僧的仰慕和依恋之情,即便是远离尘世的高僧,也成为了他精神上的依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对主角孤独超脱境界的刻画,展现了作者对这种生命状态的理解与尊重。同时,诗中流露出的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高僧精神世界的向往,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一种超然物外的美感,也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作者介绍
贯休

贯休
朝代:唐   字:德隐   籍贯: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   生辰:832~912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
猜你喜欢

姑苏七夕同何文起

友生皆逆旅,是处可安身。

遇节频为客,衔杯赖故人。

狂飙迅夜发,乍雨黯天津。

此夕真何夕,休疑别泪频。

(0)

过何文起云卧轩留酌

从君一借榻,尘俗洗然清。

眉宇看芝紫,襟怀坐月明。

含毫能赋酒,散帙兼持枰。

欢会几人合,淹留日夕并。

(0)

过峡江

曾过雪浪当残腊,今见东风吹绿苔。

峡出清冰浮玉去,江衔炎日荡金回。

真人试剑仍留石,高士垂竿尚有台。

作客经年重怀古,不堪蒲节又相催。

(0)

曹元甫招饮携谢阁同祝孟型

绮阁初开面面屏,疏梧修竹绕檐扃。

石纹衣露重添皱,山色逢秋一样青。

奇字翻从载酒识,高歌偏得倚云听。

却疑楼上临风处,两水双桥接杳冥。

(0)

闺词

几年捣素忆从征,欲到辽西梦不成。

自是枕寒难得寐,枝头休错怨啼莺。

(0)

北行苦雨

阴雨迷行色,朝朝不放晴。

直愁千里滑,转觉一身轻。

旅食惟家好,征途速路程。

行行复何顾,忙尽为虚名。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王冕 李攀龙 宋褧 陈宝琛 高启 李昌祺 赵抃 韦骧 白玉蟾 赵熙 洪咨夔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