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唐开宝构,历劫抵金时。
绝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
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
独有乘閒客,扶藜读旧碑。
皇唐开宝构,历劫抵金时。
绝妙青松障,清凉白玉池。
长廊秋屧响,高阁夜钟迟。
独有乘閒客,扶藜读旧碑。
这首元代诗人乃贤的《南城咏古十六首(其十五)万寿寺》描绘了一幅唐代寺庙的沧桑与静谧景象。首句“皇唐开宝构”追溯了寺庙的历史根源,暗示其曾是唐朝时期的建筑瑰宝。接下来的“历劫抵金时”则展示了寺庙历经战乱和变迁,直至金朝时期依然屹立。
“绝妙青松障”赞美了寺内的青松,它们作为屏障,增添了寺庙的庄严与自然之美。“清凉白玉池”则形象地描绘了寺中的池塘,以白玉比喻,给人以清幽凉爽之感。长廊秋屧响,夜晚高阁钟声悠长,这些细节生动地刻画出寺内宁静的生活节奏。
最后两句“独有乘閒客,扶藜读旧碑”表达了诗人独自来访,手扶藜杖,细细品读古碑上的历史痕迹,流露出对古往今来文化的敬仰和对闲暇时光的珍惜。整首诗通过描绘万寿寺的景致和历史,展现了诗人对古迹的深深感慨和对历史文化的沉思。
七条弦上写柔情。一丝丝、弹动秋声。
风拍小帘栊,花阴恰有人听。芭蕉影、隔住红灯。
分明是,流水高山绝调,戛玉敲冰。
更幽兰制佩,腕底散芳馨。泠泠。
虚空度鸿雁,寒浦外、水净沙平。
何处怨苍梧,落叶舞遍风轻。掩朱帷、拍缓弦停。
夜深也,还怕纤纤素指,错点明星。
默无言、恍若江上数峰青。
寒烟罥树,凉风吹面,云外尖峰屏列。
相期不负雨中游,恍若是、山阴冒雪。
危栏倚袖,遥天极目,一片秋光清绝。
敲诗把酒晚晴初,卧夕照、残碑断碣。
朔风紧。催雪满群山,六花成阵。
水面凝烟,芦稍戛玉,败叶乱随风陨。溪山妆粉。
掩映出、短篱疏影。树鸦惊起,弥漫村舍,板桥难认。
冻云飞不尽。望长空一色,水天深隐。
唤渡纷纷,披蓑戴笠,银海冷光生晕。去程远近。
好趁取、晚来风顺。兰桡桂桨,空明击溯,画图诗境。
四海浮鸥,一身落叶,何事堪凭。
叹辋川烟水,徒供入画,桃源鸡犬,莫渡迷津。
金谷风尘,铜驼荆棘,那处青山可卜邻。
君何幸,有玉禾片地,松菊长存。草堂风味萧森。
敢唤作、羲皇以上民。
羡江干车马,谁人问字,筵前樽酒,有客携琴。
春草能花,秋虫自语,一榻清风且曲肱。
他年过,记登斯堂也,心旷神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