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感河上兵》
《感河上兵》全文
唐 / 张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一闻河塞上,非是欲权兵。

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

多门徒可入,尽室且思行。

莫为无媒者,沧浪不濯缨。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gǎnshàngbīng
táng / zhāng

wénsāishàngfēishìquánbīng
shǒuwěichéngwèigāohuāngshènqīng

duōménjìnshìqiěxíng
wèiméizhěcānglàngzhuóyīng

翻译
一旦听到边塞的消息,不是想扩充武力。
无论是开始还是结束,都要谨慎对待,切勿轻易尝试深入。
有许多路径可以进入,但全家应该考虑离开。
不要因为没有中介而犹豫,像沧浪水那样,即使清澈也不必洗去头上的冠缨(暗示不必过于忧虑世俗的牵绊)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张祜的作品,名为《感河上兵》。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是在表达对军事行动的警觉和慎重态度。

“一闻河塞上,非是欲权兵。” 这两句表明,一旦听闻边塞有变,就不能贸然行事,因为这关乎国家安危,不应轻率使用武力。河塞在古代往往是军事要地,因此任何动静都可能关系到国家的安全。

“首尾诚须畏,膏肓慎勿轻。” 这两句强调了对军事行动的敬畏之心和谨慎态度。无论是军队的首领还是末尾,都必须保持警觉,不可有丝毫大意。这里的“膏肓”指的是古代的一种酷刑,形容战争带来的惨烈。

“多门徒可入,尽室且思行。” 这两句则是说,在面对众多可能的战斗时,都应该深思熟虑,不要轻易决定出兵。即使家庭和国家都在等待着战事的结果,也必须谨慎考虑再行动。

“莫为无媒者,沧浪不濯缨。” 最后两句劝诫人们不要成为没有媒介的人,即不要成为战争的引擎或工具。沧浪指的是大河的波涛,不濯缨则是比喻那些不被战争波及的人。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事的深刻认识和对生命尊严的珍视,同时也反映出唐代社会对于战争后果的担忧。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于和平的渴望以及他对国家安全与民众安宁的重视。

作者介绍
张祜

张祜
朝代:唐   字:承吉   籍贯: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   生辰:hù)(约785年—849年?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猜你喜欢

泉石堂

南坡佳绝处,夏木昼成阴。

青壁可对面,寒泉能醒心。

驾言同胜践,晤语契幽襟。

野兴何曾尽,林间栖暮禽。

(0)

负暄

炙背茅檐日,虽贫办不难。

赵衰真可爱,范叔一何寒。

虱暖无遗索,书明得细看。

羲和有底急,薄暮更衣单。

(0)

浪淘沙令·其二自南游,多崇冈,陵峻岭,略见西湖秀色,用和靖语作长短句云

山径晚樵还。深壑孱颜。孙山背后泊船看。

手把遗编披白帔,剩却清闲。篱落竹丛寒。

渔业凋残。水痕无底照秋宽。

好在夕阳凝睇处,数笔秋山。

(0)

上知郡都官

列郡二千石,所理我与共。

临淮守最贤,万口交一颂。

彼邦困飞蝗,我境欲集凤。

彼民粒不充,我黍地无空。

严乎如秋霜,巨猾弗得纵。

断乎如蓍龟,吏法不敢弄。

铃斋昼观书,朱轓春劝种。

明堂购众材,我公实梁栋。

行吐胸中奇,勋名光有宋。

贱生何为者,碌碌备僚从。

天幸所与薄,半岁侍羁鞚。

燕雀势力小,鹅雁食口众。

贫贱两虽甘,沥恳辄披控。

朝廷重为邑,外台荐方用。

岂惟进寸蹠,抑可利微俸。

私心觊公举,如昔望郡贡。

媒衒士所丑,未罪已自讼。

公如飞一章,举族免饥冻。

(0)

和判府司徒侍中喜雪

朔雪飞花趁岁阴,喜看不觉酒杯深。

应时自合苍生望,泽物真同上相心。

未怕春风融粉水,恍疑江国见梅林。

西山一夜千层白,那复能留寸碧岑。

(0)

题九华山用太白联句韵

千古池阳郡,九峰应最华。

明珠绚晨露,丽绮粲晴霞。

岭头过子晋,岩腹憩洪崖。

谪仙无复见,空想夏侯家。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