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埽何如修桂,肠销浑似娇棠。
新愁遍染罗巾泪,凉月坠琼珰。
脉脉笼残斜日,微微薰罢馀香。
绣窗花落潇湘雨,憔悴立西廊。
黛埽何如修桂,肠销浑似娇棠。
新愁遍染罗巾泪,凉月坠琼珰。
脉脉笼残斜日,微微薰罢馀香。
绣窗花落潇湘雨,憔悴立西廊。
这首《乌夜啼》是明代女诗人沈宜修的佳作。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内心的哀愁与孤独。
首句“黛埽何如修桂”,以黛扫与修桂相比较,黛扫代表女子精心打扮,而修桂则象征着自然之美,暗示女子虽努力装扮,却难以掩盖内心的忧伤。接着,“肠销浑似娇棠”一句,将女子的愁肠比作娇嫩的棠梨,形象地表达了她内心的痛苦与脆弱。
“新愁遍染罗巾泪,凉月坠琼珰”描绘了女子在凉月下哭泣的情景,泪水浸湿了罗巾,月光如同珍珠般洒落,既渲染了凄清的氛围,也烘托出女子的哀愁之情。
“脉脉笼残斜日,微微薰罢馀香”写出了夕阳余晖与淡淡香气交织的画面,暗喻着时光的流逝和情感的消散,女子的愁绪如同这逐渐消失的余晖与香气,无法挽留。
最后,“绣窗花落潇湘雨,憔悴立西廊”以绣窗、花落、潇湘雨、西廊等意象,营造了一种幽静而略带悲凉的环境,女子独自站立于西廊,面对着窗外的潇湘雨,她的身影显得格外憔悴,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她叹息。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女子内心深处的哀愁与孤独,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