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院闲无事。步花阴、嫩苔雨渍。
弄明光、几叠琴弦腻。曲槛畔、情何似。
静对圣贤书史。一炉香、尽消梦思。翠幕外、东风起。
不觉又、欲瞑矣。
小院闲无事。步花阴、嫩苔雨渍。
弄明光、几叠琴弦腻。曲槛畔、情何似。
静对圣贤书史。一炉香、尽消梦思。翠幕外、东风起。
不觉又、欲瞑矣。
这首《凤来朝·春日书怀旧作》由明代女诗人叶小鸾所作,描绘了春日里小院中的闲适生活与内心情感的细腻流露。
开篇“小院闲无事”,点出环境的宁静与诗人的悠闲心境。步入花阴下,嫩苔被雨水浸润,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清新。琴弦在明亮的光线中显得格外细腻,仿佛能触动人的心弦。曲槛畔的情景,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是内心情感的寄托。诗人以“情何似”自问,表达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情感状态。
“静对圣贤书史”,展现了诗人读书时的专注与沉思,通过与古代圣贤的对话,寻求心灵的慰藉与智慧的启迪。一炉香的烟雾缭绕,似乎在净化思绪,让梦境中的烦恼逐渐消散。窗外,东风轻轻吹动,带来一丝丝凉意,也预示着季节的更迭。
“翠幕外、东风起。不觉又、欲瞑矣。”这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细微变化,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诗人不经意间发现天色已晚,一天的时光悄然过去,留下的是对美好瞬间的回味与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知识的渴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内心世界。
风定榕阴,停鞭乍睹,似曾相识。
红襟玉剪,独怜花下娇色。
三分板渚三分柳,偏解后三分佳客。
看玉珂交挽,昵他香伴,往来如织。一碧芳心窄。
想浑软腰支,翻飞无力。卿应共惜惺惺,原不相隔。
嫣然喜得周郎顾,恨莫驻悤悤驹隙。
恰记取话呢喃,梦入仙源路湿。
称名隽。早粥米香陈,共呼珍酝。
念盘餐蒙助,春情韭华引。
玉肪截叶云衣卷,和气舒寒晕。
擅中厨,捣练晶明,缕银莹润。梅意转成恨。
奈茗碗初收,瓶笙解隐。午夜蟾圆,依样画非真本。
充饥莫说名士事,风味诗肠认。
看新炊,薄影琴边风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