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二首·其二》
《次韵二首·其二》全文
宋 / 叶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难把来笺向后黏,载持珠玉傍风檐。

吟根此性辞平易,学本于经意简严。

未逊弥明联石鼎,还嗤韩渥赋香奁。

阳春政不容人和,自听巴音亦自嫌。

(0)
注释
来笺:书信。
黏:粘贴。
珠玉:比喻珍贵物品。
风檐:屋檐。
辞平易:语言平易近人。
经:经典。
意简严:思想严谨。
弥明:才子。
石鼎:古代烹煮器物,常用来代指文坛大家。
韩渥:历史上的文学人物,这里可能指代风格华丽的人。
阳春:高雅的艺术。
不容人和:不接纳平庸附和。
巴音:巴蜀地区的音乐。
自嫌:自我嫌弃。
翻译
难以把信纸背面粘贴,只携带珍贵的珠玉靠近屋檐边。
我的诗性崇尚平易,学习源于经典,态度严谨。
我不愿逊色于才子,与石鼎联名,也嘲笑韩渥的华丽文风。
高尚的艺术不接受庸俗的附和,连我自己听到巴蜀的音乐也会感到厌烦。
鉴赏

此诗语言流畅,意境清新,体现了诗人对文学创作的独到见解和高洁情操。首句“难把来笺向后黏”,以“笺”比喻文字,表达了诗人对于写作的严谨态度,不愿轻易附庸于流行之词。紧接着,“载持珠玉傍风檐”则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文学创作中追求高洁与独特,如同携带珍宝,在风中保持独立。

“吟根此性辞平易,学本于经意简严”,这里的“吟根”指的是诗人的吟咏之源,即自然的情感流露;“此性”则是诗人本性的体现,表明诗人追求自然而不做作。接下来的“学本于经意简严”则显示出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继承,同时也强调了文学创作须臾不可或缺的严谨态度。

中间两句“未逊弥明联石鼎,還嗤韩渥赋香奁”,通过“未逊”、“还嗤”两个动作,表现出诗人对于前人文学成就的敬仰与自我批判。其中,“联石鼎”、“韩渥赋香奁”可能是指代古人的经典作品或美好的文学记忆。

最后两句“阳春政不容人和,自听巴音亦自嫌”,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不满,以及对个人情感表达的反思。其中,“阳春”常指春天的明媚景象,但此处可能暗含对现实不合理的批判;“自听巴音亦自嫌”,则是诗人在听到不同的声音时,甚至连自己的声音都感到不满意。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文学创作态度、传统文化尊重及个人情感表达等方面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的高洁品格与文学追求。

作者介绍

叶茵
朝代:宋   字:景文   籍贯:吴江笠泽

吴江笠泽人,字景文。不慕荣利,萧闲自放,名其所居曰“顺适堂”,与徐玑、林洪相唱和。其诗闲雅清矫,与魏野、林逋风格相近,如《古意》、《竹风水月》等多为淡泊清雅之作。著《顺适堂吟稿》五卷。 
猜你喜欢

送李仲镇宰溧阳

相逢已叹十年迟,冷淡贫交又语离。

玉笋换班通籍后,黄梅催雨送帆时。

月岩家世犹为县,金濑溪山好赋诗。

唤起酸寒孟东野,倒流三峡洗馀悲。

(0)

西楼秋晚

楼前处处长秋苔,俛仰璿杓又欲回。

残暑已随梁燕去,小春应为海棠来。

客愁天远诗无托,吏案山横睡有媒。

晴日满窗凫鹜散,巴童来按鸭炉灰。

(0)

有感今昔二首·其一

阳春白雪雅音希,俚耳冬烘辄笑嗤。

麋见丽姬翻决骤,鸟闻韶乐却忧悲。

烂奚轻薄人何敢,伏猎荒唐自不知。

蚓窍蝇鸣莫嘲诮,彭亨菌蠢正当时。

(0)

晚步

排门帘幕夜香飘,灯火人声小市桥。

满县月明春意好,旗亭吹笛近元宵。

(0)

宴坐庵四首·其三

粥鱼吼罢鼓逢逢,卧听饥鼯上晓釭。

一点斜光明纸帐,悟知檐雀已穿窗。

(0)

复用韵记昨日坐中剧谈及赵家琵琶之妙呈王正之提刑二绝·其二

曹穆新声和者稀,如今妙手属天支。

转关濩索都传得,想见飞凰舞绿丝。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