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其一》
《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其一》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春风归马拥都城,争羡贤哉太傅行。

吾道正从占出处,斯人端不负平生。

云移玉垒堪支笏,水落瞿塘便濯缨。

落日啼猿夔府道,定依南斗望神京。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徵明所作的《送石斋太傅致仕还蜀》其一,通过对春风归马、都城繁华景象的描绘,以及对石斋太傅即将退休回到蜀地的深情送别,展现了对石斋太傅高尚品德和人生追求的赞美。

首句“春风归马拥都城”,以春风为引子,生动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归来的马群在京城中穿梭的热闹场景,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氛围。接着,“争羡贤哉太傅行”一句,直接表达了对石斋太傅的敬仰之情,认为他的行为值得众人羡慕。

“吾道正从占出处,斯人端不负平生”两句,进一步赞扬了石斋太傅坚守正道、不忘初心的人格魅力。无论是选择道路还是面对生活,他都能坚持自我,不辜负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云移玉垒堪支笏,水落瞿塘便濯缨”则运用了自然景观的比喻,将石斋太傅比作屹立于云雾之中的玉峰,即使环境变化,也能保持高洁的品质;同时,也暗示了石斋太傅即便在退休后,依然能保持清廉自守的生活态度。

最后,“落日啼猿夔府道,定依南斗望神京”描绘了一幅日落时分,夔府(今重庆)路上猿猴啼叫的画面,既渲染了离别的哀愁,又寄托了对石斋太傅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同时,通过“南斗”与“神京”的对比,表达了对石斋太傅虽远离朝廷,但心系国家、不忘故土的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不仅赞美了石斋太傅的高尚品德和人生境界,也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与祝福,展现了文徵明深厚的艺术功底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戏寄孟龙川

旧日浮丘伯,曾将王子乔。

周游乘白鹤,接引上青霄。

大药留丹鼎,天台度石桥。

不知千载后,为尔一相邀。

(0)

送顾圣之游楚时余将往金陵三首·其三

君作楚乡客,我为吴会吟。

别离在造次,杯酒更相斟。

鸟逝清泥浦,猿啼白石林。

感兹无限意,引领各沾巾。

(0)

过常山示儿辈

蜗角蝇头底事劳,高牙大纛愧英豪。

敝裘惯被青山笑,破帽频将白发搔。

忽见梅花惊岁暮,强斟竹叶借颜醄。

不才弃置应吾分,出处方将戒尔曹。

(0)

赠徐中洲

徐市求神仙,入海竟不返。

蓬瀛渺云涛,相望岁华晚。

中洲海上来,眉宇青天开。

手持白羽扇,笑上黄金台。

羊裘客燕冀,出入王侯里。

长揖公卿间,飘飖紫云起。

北渡黄河津,洛阳多故人。

终然无所遇,归卧西湖滨。

西湖茅屋冷,自吸丹砂井。

明月下青松,照见萧萧影。

振策吴市游,相逢正清秋。

无人识梅福,长啸空悠悠。

何须鲁连子,世事皆如此。

生计五湖烟,功名一杯水。

拂袖赤城虹,相思何处逢。

傥骑双白鹿,招我五陵东。

(0)

独坐

雨过空庭白昼明,虚斋独坐听流莺。

春风不道官衙冷,依旧青青蔓草生。

(0)

人日立春

佳辰爱人日,况复立春时。

节喜三阳至,羹传七菜宜。

未吟高适句,且赋道衡诗。

莫谓家乡近,终成两地思。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王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