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拙偶从宦,心闲多掩扉。
虽看北堂草,不忘旧山薇。
花月霁来好,云泉堪梦归。
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
性拙偶从宦,心闲多掩扉。
虽看北堂草,不忘旧山薇。
花月霁来好,云泉堪梦归。
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宦官对过往生活的怀念之情。开篇“性拙偶从宦,心闲多掩扉”表明诗人因性格沉默寡言而偶尔参与朝政,但内心却渴望宁静,常常独自关上门扉,远离世俗喧嚣。"虽看北堂草,不忘旧山薇"则透露出诗人虽然在京城的北堂观看到新鲜的草木,但内心依然难以忘怀故乡山中的野菊花,这里蕴含着浓郁的乡愁。
接着“花月霁来好,云泉堪梦归”一句,诗人通过对美好景象的描绘——可能是在夜晚看到的明亮月光和清晨露水中的草木——表达了自己想要回到那片云雾缭绕的泉水之地的渴望,这里的“梦归”暗示了一种超越现实的向往。
最后,“如何建章漏,催著早朝衣”则写出了诗人面对现实生活中不得不做出回应的情形。"建章漏"指的是宫廷中的水钟,用来计时;“催著早朝衣”则是说在清晨的钟声下,诗人不得不迅速穿上朝服准备参与朝政。这两句通过对时间流逝和职责召唤的描写,展示了诗人内心与外界责任之间的矛盾。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表现出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同时,诗中也隐含着对官场生涯的无奈和不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冲突。
羊陆规模远,龚黄政事多。
剖符欣委寄,视篆欲如何。
秋入江湖道,寒生淮泗波。
提封新保障,对境旧山河。
吏蠹应铨择,民穷藉抚摩。
蕃宣归俎豆,盟好戢干戈。
才大知谁识,诗成想自哦。
风云尝负剑,雨露忆鸣珂。
缓带从簪履,凝香接绮罗。
雅怀今郑谷,壮略古廉颇。
彤庭将赐第,疾病已缠之。
药裹自无及,朝衣谁为披。
识高空宛转,意广竟参差。
只有章泉叟,与渠收旧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