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芭蕉影半斜,好天良夜兴无涯。
金风声满千竿竹,玉露光生一砌花。
月到芭蕉影半斜,好天良夜兴无涯。
金风声满千竿竹,玉露光生一砌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首句“月到芭蕉影半斜”,以月光洒在芭蕉叶上,光影交错的场景开篇,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幽静的氛围。接着,“好天良夜兴无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美好夜晚的喜爱之情,仿佛在这宁静的时刻,心灵得到了无限的释放和自由。
“金风声满千竿竹”中,“金风”指的是秋风,其声音在竹林中回荡,增添了季节的特色和自然的韵律。“玉露光生一砌花”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美丽,露珠在花朵上闪烁,如同镶嵌在地面上的珍珠,为画面增添了几分清雅与神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深感悟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境界。
缘觉耳根知。溪声摇梦思。奈痴云、总是迷离。
未到上灯先闭户,斋静课,槿葵稀。破屋杜陵诗。
秋风防我欺。燕巢泥、扶上梁迟。
疑是茅龙衾恋旧,犹未肯,换春衣。
喜青山、尚许客重来,禽猿话前尘。
悔天涯书剑,约抛钗誓,泪凝襟痕。
初试咸酸况味,鲁酒冻胶唇。
收拾残灯事,商略黄昏。
蛮海漂流孤燕,逐估樯南北,遑觅芳邻。
有相怜华发,烟岫蹙螺颦。
算东风、园林妆点,问落花、流水几何春。
还栖影,爇心香处,先断知闻。
斗杓直。斜倚长空荡碧。
燕台树、春信几番,隔岭梅花暗无色。貂裘敝去国。
忘识。东华旧客。
桑沧恨、追话旧游,珍托云鸿去书尺。蛮江记萍迹。
正鸟寄回樯,鸥笑争席。饥驱何补泉明食。
剩压袖诗重,伴装琴古,归帆风利破数驿。
怅人阻南北。悽恻。怨怀积。耐烛影秋寒,花事春寂。
烟波渺渺苍无极。况触恨杯酒,閟音亭笛。
西崦曾翠,剪赠我,晕砚滴。
倩千蕖、捧出界庄严。楼台乱苍烟。
溯当年花竹,中兴鼙鼓,谪宦流连。
满地夕阳红处,碧草又芊芊。
我濯宜清否,问水无言。
万事废兴何定,纵苍凉如许,不碍名园。
胜乌衣门第,瓦砾对斜曛。
好湖山、从谁管领,耐幽閒、泉石自清妍。
颓阑外,抹倪迂画,一角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