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来九雨一日晴,藜杖扶人出户庭。
柳色肯如衰俗眼,向人还似旧时青。
春来九雨一日晴,藜杖扶人出户庭。
柳色肯如衰俗眼,向人还似旧时青。
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色的诗句,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美好但易逝的感慨。首句“春来九雨一日晴”写出了春季多雨的一日突如其来的晴朗天气,表现了自然界的万千变幻。第二句“藜杖扶人出户庭”则描绘了老人依靠拐杖缓缓走出家门的情景,透露出岁月流逝、时光易逝的感伤。
第三句“柳色肯如衰俗眼”中的“柳色”指的是春天柳树的嫩绿颜色,而“衰俗眼”则是指世人习以为常的视角。这里诗人通过自问,表达了即便是美好的春光,也可能被习惯了的人们视而不见。
最后一句“向人还似旧时青”中,“向人”意为对着人们说,而“旧时青”则是指过去的春天绿意。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于往昔美好记忆的留恋,似乎在告诉人们,即便岁月流逝,但在他心中,那份春日之美依然如故,未曾改变。
整首诗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个对时光有深刻体会的人的情怀。
圣世德尚宽,民风日流伪。
忘兹浩荡泽,群酣转沈醉。
烟氛炽枭獍,狡猾方得志。
召此飞蝗灾,蔽天势猛鸷。
众心何皇皇,横翅益骄肆。
灾异由人心,诚能格物类。
方寸苟一正,自足致祯瑞。
所欲各反躬,物不为我累。
忧患藉练性,问津良可试。
善策人谁道,拈笔空嘘嚱。
游不尽名山,真如膑两足。
读不尽奇书,还如曤两目。
书中有味食不厌,非若布帛乃有幅。
金匮石室足私藏,深山古穴多遗牍。
我闻西河首垂教,仕优而学资深效。
又闻陶令性冲和,耕种之暇还高歌。
此道今人复谁见,濂溪有裔卓嵯峨。
先生之貌虽清癯,先生胸藏万卷书。
博观约取精决择,青瞳炯炯双明珠。
先时早入莲花幕,保障茧丝摅策略。
即今年老赴军门,人识奇才皆齰愕。
露布千言顷刻成,云章十幅纵横作。
勋名虽则不归身,功利实已及斯民。
出其馀力事吟咏,亦复俊逸兼清新。
深山大泽富包孕,探之不尽观无垠。
奔雷走云倏变化,奇峰怪石争嶙峋。
峻望巍巍重山岳,先生自视犹虚名。
不因耳顺废穷经,翻为心虚思秉烛。
自从仓帝造文字,继起作者日相续。
抽妍骋秘五十年,插架堆箱千万轴。
先生寿比书轴多,年年岁岁书堪读。
《题还读图,寿周叔平先生时年六十》【清·夏子重】游不尽名山,真如膑两足。读不尽奇书,还如曤两目。书中有味食不厌,非若布帛乃有幅。金匮石室足私藏,深山古穴多遗牍。我闻西河首垂教,仕优而学资深效。又闻陶令性冲和,耕种之暇还高歌。此道今人复谁见,濂溪有裔卓嵯峨。先生之貌虽清癯,先生胸藏万卷书。博观约取精决择,青瞳炯炯双明珠。先时早入莲花幕,保障茧丝摅策略。即今年老赴军门,人识奇才皆齰愕。露布千言顷刻成,云章十幅纵横作。勋名虽则不归身,功利实已及斯民。出其馀力事吟咏,亦复俊逸兼清新。深山大泽富包孕,探之不尽观无垠。奔雷走云倏变化,奇峰怪石争嶙峋。峻望巍巍重山岳,先生自视犹虚名。不因耳顺废穷经,翻为心虚思秉烛。自从仓帝造文字,继起作者日相续。抽妍骋秘五十年,插架堆箱千万轴。先生寿比书轴多,年年岁岁书堪读。
https://shici.929r.com/shici/JKIA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