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
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
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
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
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
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
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
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刘禹锡所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酒宴生活的享受。开篇“从君勇断抛名后,世路荣枯见几回”两句,诗人表明自从与君相识以来,对于功名利禄已经看淡了,世间的荣辱得失也经历过多次。这里的“抛名”和“世路荣枯”都是指功名和地位的变化,而“几回”则表明这种变化已经很多次。
接下来的“门外红尘人自走,瓮头清酒我初开”两句,则描绘了诗人在家中独酌的情景。门外是繁华的红尘世界,但诗人对此已无心顾及,而是将注意力放在了自己手中的酒。这“瓮头清酒”指的是用瓮(一种古代的容器)装着的清凉美酒,表明诗人的悠闲自得。
第三句“三冬学任胸中有,万户侯须骨上来”则是诗人自述其才华和抱负。这里的“三冬”意指多年的学习积累,“学任”即学问与责任,而“万户侯须骨上来”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才华如同骨髓之中流淌,非凡俗所能及。
最后两句“何幸相招同醉处,洛阳城里好池台”,则是对友情的赞美和对未来聚会时光的期待。诗人感到与友人共饮、同醉的时刻是多么珍贵,而洛阳城中的美丽景致,更增添了这种幸福感。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超脱功名利禄,享受生活乐趣,同时也表达了对知识和才华的自信,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刘禹锡在唐代那种文化氛围中的个性和情操。
二子湖南来,跋涉数千里。
罗浮相对望,溟渤庆来止。
泉翁坐天关,闭户避嗔訾。
堪嗟浊世人,背目且信耳。
月旬何所有,澄默契玄理。
星堂承过访,欣慰淂二美。
如何忽旋驾,令我心未已。
遥遥初秋棹,渺渺桂阳俟。
白发翘倚门,庭训逾深旨。
归来有馀师,夫道一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