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暑夜》
《暑夜》全文
宋 / 贺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渴蝉鸣中夜,木叶凝无风。

襟苧不加带,犹如被蒙茸。

三庚信可畏,一扇曾何功。

安得解民愠,苍梧理古桐。

(0)
注释
渴蝉:形容蝉因极度口渴而鸣叫。
凝:静止不动。
襟苧:衣襟如苎麻般轻薄。
蒙茸:形容毛发蓬松。
三庚:指三个连续的庚日,古人以天干纪日,庚为第五天干,此处指炎热天气。
扇:扇子。
解民愠:解除百姓的怨恨和不满。
苍梧:古代传说中的地方,这里可能象征偏远或有特殊意义的地方。
古桐:古老的梧桐树,常被视为高洁之物。
翻译
深夜里蝉声渴切,树叶静止不动仿佛凝固。
衣襟轻薄如苧麻,无需再束带,如同披着蓬松的毛发。
连续三个庚日酷热难耐,即使有一把扇子又能有多大功效。
如何能解除百姓的怨气?我愿去苍梧山管理古老的梧桐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贺铸的《暑夜》,通过对深夜中蝉鸣和树叶静止的描绘,展现了夏季炎热的夜晚景象。"渴蝉鸣中夜,木叶凝无风",这两句以蝉的干渴鸣叫和树叶仿佛被冻结在无声中,生动刻画了酷暑之夜的寂静与闷热。"襟苧不加带,犹如被蒙茸",诗人通过自身的感受,表达出即使穿着轻薄的麻布衣服也难以抵挡暑气,如同被毛茸茸的东西覆盖。

接着,诗人借"三庚信可畏",表达了对连续高温天气的畏惧,"一扇曾何功"则暗示即使有一丝微风从扇子中带来,也无法真正缓解暑热。最后,诗人发出感慨:"安得解民愠,苍梧理古桐",希望找到解除百姓暑热之苦的方法,这寓含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以及对清凉避暑环境的向往,体现出他的忧民情怀。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夜晚的酷热,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的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贺铸

贺铸
朝代:宋   字:方回   号:庆湖遗老   籍贯:卫州(今河南卫辉)   生辰:1052~1125

贺铸(1052~1125),北宋词人。字方回,又名贺三愁,人称贺梅子,自号庆湖遗老。汉族,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出生于卫州共城县(今河南辉县市)。出身贵族,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贺铸长身耸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曾任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
猜你喜欢

大司寇秦六胡老公祖考绩承恩诗以为贺

苃棠南国最怀恩,何幸联班奉至尊。

见说虞巡凭画象,宁论于室应高门。

阳春有曲人难和,云梦涵秋气可吞。

圣主得贤频问履,新承天宠露华温。

(0)

赠洛中焦右伯文兆

雄藩河朔带澶渊,右辖勋名两地传。

菡萏风清沙际路,萑符电扫泽中烟。

大夫雅善登高赋,游子秋停苦雨篇。

见说圯桥多秘授,行应执契静三边。

(0)

挽苏烈女二首·其二

国恤传江汜,王风续汝坟。

问名曾未字,殉节岂恒闻。

马革嗟何及,鸿毛死更芬。

史书苏媛事,宁数锦回文。

(0)

挽淮安毕义士

江淮都会楚州城,过客咸知尚义名。

晋鄙尽薰杨子德,邾人不爱鲁侯盟。

漆园千岁椿何在,蒿里三春草又生。

多少邻家需举火,至今闻讳尚吞声。

(0)

舟次直沽简彭彦实同寅

潞河澄彻卫河浑,二水交流下海门。

直北回看龙阙近,极东遥望蜃楼昏。

孤城近水舟多泊,列戍分耕野尽屯。

我有好怀无处写,欲沽尊酒对君论。

(0)

送梁叔方行人养病还岭南

使节行初返,君恩许暂还。

聊为六月息,且得几年闲。

白绕飞云舍,青连过海山。

自怜家更远,临别忆乡关。

(0)
诗词分类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诗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