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其六亮公》
《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八首·其六亮公》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词  词牌: 渔家傲

讲处天花随玉麈,波心月在那能取,旁舍老师偷指注。

回头觑,虚空特地能言语。

归对学徒重自诉,从前见解都欺汝,隔岸有山横暮雨。

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德洪所作的《述古德遗事作渔父词》中的第六首,以渔父的口吻叙述了一段关于禅宗故事的体验。首句“讲处天花随玉麈”描绘了讲经说法时的生动场景,如天花般智慧之语随着玉麈(拂尘)飘洒,形象生动。接着,“波心月在那能取”暗示佛法如水中明月,难以捉摸,强调了佛教空性观念。

“旁舍老师偷指注”暗指师徒之间的秘密指点,可能是指禅宗中的默示或暗示,而非文字上的直接传授。随后,“回头觑,虚空特地能言语”进一步深化了佛法无形无相的主题,指出真理寓于虚空之中,能言说的并非实体。

“归对学徒重自诉”表达了渔父对过去的反思和对自己教导方式的自省,他意识到之前的见解可能误导了学徒。接下来,“从前见解都欺汝”揭示了他对过去错误认识的悔悟,认识到自己的局限。

“隔岸有山横暮雨”以自然景象象征人生的障碍和迷雾,暗示修行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充满了挑战。最后,“翻然去,千岩万壑无寻处”表达出渔父决定放下执着,寻找真正的佛法道路,却发现自己置身于无法追寻的广大禅境之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渔父的视角,寓言般地展现了禅宗修行的深刻内涵和追求真理的艰难历程。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偶成

碧云乍合夕阳沈,石径人稀酒独斟。

万叠楼台千树雨,一绳寒雁没遥岑。

(0)

题张玉川独立苍茫自咏诗图

宛尔玉川子,萧然独立时。

夕阳开醉眼,野色上吟髭。

九命凭谁问,寸心应自知。

披图还一笑,我亦正含思。

(0)

渔·其二

一叶随鸥鸟,江天著此身。

却怜弹铗客,徒作羡鱼人。

曲岸沽村酒,回塘展钓纶。

桃源随处是,浩荡武陵春。

(0)

泊湖口

全家安隐托?艚,浩荡东行未觉劳。

临水有城如郭索,试钟何石是蒲牢。

春帆宛转吟情远,戍角苍凉夜气高。

十载涉江称漫叟,愧无警句压波涛。

(0)

登迎江寺浮图

朝登太观亭,晚到迎江寺。

竦身入云中,千里绝蒙蔽。

鸡犬无近声,雕鹏有远势。

江山与城郭,混茫浮一气。

乃知最高处,原不阻人至。

十载游三吴,揽尽六朝丽。

放眼苦不宽,多缘在平地。

兹塔峙江干,阅历婆娑世。

现此不坏躯,佛力何赑屃。

疑有阿育王,神光分舍利。

愧非人天目,一一穷玄秘。

得鱼筌可忘,到岸筏应弃。

此来亦雪鸿,踪迹毋须记。

(0)

张司寇坠马伤臂几折幸得良医复完索诗称贺为赋二章·其二

失马何须吊塞翁,依然开口笑东风。

屈伸使指良非便,运转从心已自雄。

就笔书余新梦断,入林把处旧游同。

九逵尘鞅经年倦,管领清间百日中。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林占梅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