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
怕回首,酒香灯灺,粉红鬟绿。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
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弦旧谱,囊中玉。
飘瘦影,窗中烛。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
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
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
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
怕回首,酒香灯灺,粉红鬟绿。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
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弦旧谱,囊中玉。
飘瘦影,窗中烛。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
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
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
这首《满江红·语溪道中》是清代词人黄燮清的作品,描绘了词人在离开杭州时的情景和对家乡的思念。开篇"小别杭州,烟树外、乱山眉蹙",以烟雾缭绕的景色和皱褶般的远山,渲染出离别的淡淡哀愁。"怕回首"四句,通过酒香、灯火和女子的发饰,勾勒出温馨而感伤的画面,暗示着词人的不舍。
"斜月半篷诗境冷,西风两岸秋声足",借景抒情,月光下的船舱显得孤寂,秋风吹过江面,引发更深的思乡之情。接下来的"剩前宵、残梦不曾完,今宵续",表达了词人对未竟梦境的延续,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下片转而写到音乐与回忆,"弦旧谱,囊中玉"象征着过去的美好时光,"飘瘦影,窗中烛"则描绘了词人独自的身影和窗内的微弱烛光。"望吾庐何处,碧云修竹",表达了对家乡山水的深深眷恋。"越水莼鲈归计得,吴娃丝管乡音熟",借用典故,表达归乡的愿望和对家乡风俗的怀念。
最后,词人以"唱南朝,三十六鸳鸯,相思曲"收尾,以鸳鸯比作夫妻或情侣,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相思,以及对团圆的期盼。整首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词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
季也有行役,我思独悠悠。
亲朋非不多,子能从之游。
挂席上湘水,青山挟行舟。
篮舆问岭路,政尔荔子秋。
人言桂林好,颇复类中州。
近郊多胜概,雉堞冠层楼。
待渠幕府暇,时与同冥搜。
吾子有令姿,胸中富九流。
处世多龃龉,但当付沧洲。
超然扩遐思,讵可耳目谋。
愿为百鍊刚,莫作绕指桑。
昔人不吾欺,子盍试反求。
预想他年归,此地复绸缪。
刮目看二子,一笑纾百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