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盗灭人还乱,兵残将自疑。
登坛名绝假,报主尔何迟。
领郡辄无色,之官皆有词。
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
这段诗文是中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于战乱和国事的深刻感慨。首句“盗灭人还乱”描绘出一个战争频仍、民生涂炭的景象,“兵残将自疑”则透露出军心涣散、将领们自身也充满了怀疑与不安的情绪。
“登坛名绝假”一句,可能是在批判那些表面上冠冕堂皇,实际上却虚伪不实的祭祀活动或是权臣的行为。紧接着,“报主尔何迟”则表现出诗人对统治者的忠诚和急迫心情,他渴望能够向君主报告真实的情况。
“领郡辄无色”形容地方官员的面色,可能暗示他们因为担忧国事而神色凝重,“之官皆有词”则指这些官员对于国事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批评。
最后两句,“愿闻哀痛诏,端拱问疮痍”,表达了诗人希望听到来自君主的哀痛之声,即对民生疾苦的关切,以及他渴望能够询问国之伤痕,以期得到治愈。
整体而言,这段诗文不仅展示了杜甫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也反映出唐代中后期社会动荡不安、民生疾苦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