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
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
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间。
复值岩耕客,春风荷筱还。
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
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
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间。
复值岩耕客,春风荷筱还。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李攀龙在明代的一次郊游经历。首句“何为驱车马,终岁惨尘颜”表达了诗人对常年忙碌于俗务的厌倦,以及希望通过出游来暂时摆脱尘世的疲惫。接着,“偶出城西寺,因看湖上山”写出了诗人偶然的机会,驾车前往城西的寺庙,只为欣赏湖光山色。
“水流芳草外,人醉落花间”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流水潺潺,芳草丛生,而诗人沉浸在这如画的春景中,不觉陶醉于落花飘零之间。最后,“复值岩耕客,春风荷筱还”以岩耕客和荷筱的形象,增添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诗意,暗示诗人在此找到了心灵的慰藉,春风拂面,归心似箭。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郊游带给诗人的愉悦与宁静,以及对自然与简朴生活的向往,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情怀。
幽幽青田山,积翠高千寻。
大溪经其南,白云在山阴。
下有隐者居,卜筑邃以深。
开门面石壁,结构依松林。
墙古薜荔长,砌閒苔藓侵。
檐间戏驯鹿,户外鸣幽禽。
花卉春佳冶,竹木夏萧森。
秋宵月照牖,冬晨雪明岑。
尘坌讵能到,车马绝过临。
其中何所有,乃有书与琴。
逍遥足忘世,俯仰可娱心。
酒熟聊自醉,兴来时独吟。
永谢城市喧,何用怀缨簪。
穹林立乔松,峭壁插平地。
苍茫绝飞鸟,倏忽见群骑。
杂袭衣与裘,蒙茸间毡毳。
差池鞭弭间,孰识谁贱贵。
忆昔从北征,驱车出幽蓟。
天时大雨雪,道远恐遂泥。
牛马俱阻寒,驴骡缩如猬。
所见人物殊,适与此图类。
当时皇风淳,声教浃遐裔。
雕题与被发,商贾罔不至。
自从烟尘生,河海隔氛翳。
舟车断往来,榛莽极荒秽。
邂逅见此图,俯仰今昔异。
矫首欲无言,长空正迢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