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音千里报平戎,露布文章大史雄。
封入九重偏动色,朱衣先赏奏书功。
捷音千里报平戎,露布文章大史雄。
封入九重偏动色,朱衣先赏奏书功。
这首诗描绘了捷报传至千里,报功于平定敌寇之功勋,文辞壮丽,犹如大史之笔。皇帝闻之而动容,特赐朱衣以表彰奏书之功。诗中展现了对英勇将士的赞美与对朝廷赏识贤才的颂扬,充满了对国家安宁与英雄气概的向往。通过“朱衣先赏”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对功臣的尊崇,也暗示了朝廷对于忠诚与才华的重视。整体而言,这首诗既是对历史功绩的歌颂,也是对理想政治制度的向往,体现了明代士人对于国家治理与个人价值实现的深刻思考。
水深围,田畴荡荡如湖陂。
围低水深岸不立,虽有木石将何施。
里正申官官不允,徵粮每岁归仓廪。
稻粮无种长菰蒲,民产陪偿官始准。
今春水涝忽无津,四分灾作五分申。
问渠何故作此弊,府州伏熟成三分。
吏胥入乡日旁午,二分徵作陪官赋。
傥逢人诉熟为荒,破尽家赀犹不补。
因此年年怕官恼,水渰水深俱不报。
东南民力日渐穷,不愿为农愿为盗。
人生盗贼岂愿为,天生衣食官迫之。
水渰偿米或时稔,陪粮无奈水深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