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叹来游未必重,等闲十载又相逢。
壁间故迹尘轻涴,物外初心病暗攻。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初叹来游未必重,等闲十载又相逢。
壁间故迹尘轻涴,物外初心病暗攻。
坐上酒生冬暖意,檐前梅弄岁寒容。
半酣僧不须烹茗,自有山云可荡胸。
这首宋诗是曾丰所作,题为《再与鼎臣游龙门寺》。诗人以初次感叹相聚不易,十年后意外重逢起笔,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他提及墙壁上的旧迹已被轻轻尘土覆盖,暗示岁月流转,而诗人对初心的坚守却在默默受侵蚀。冬日里,围炉饮酒带来温暖,檐前梅花虽处严寒却依然傲骨,展现出坚韧的品格。诗人半醉时无需僧人烹茶,因为山间的云雾足以涤荡胸襟,寓言了内心的宁静和自然的洗礼。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借景抒怀,体现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的深深感慨。
肃驾阅林坰,回镳历江岛。
归马不待策,悠悠遵故道。
故道多遗庐,即事念同好。
哀哉二三子,捐世一何早。
忽忽十年间,斯人骨并槁。
秋风折璚柯,斗光埋剑宝。
既兴酒垆感,复切山阳悼。
登高望所思,逝川何浩浩。
往者不可追,一樽聊自倒。
孰是天地终,而能长寿考。
潞河三尺冰,夷门千里道。
岂不念离居,岁晏无芳草。
芳草何足贵,所贵永为好。
郁郁山上松,磊落而寿考。
岂无霜雪侵,坚贞常自保。
鸱鸮鸣高林,骐骥伏下皂。
达哉塞上翁,所见一何早。
冲风不起羽,强弩不穿缟。
令终古所难,末路谁能巧。
明哲昔有训,全真以为宝。
穹窿太和,上参冥莫。近接嵩华,远拔衡霍。
明后有作,是称灵岳。上帝攸居,天柱是度。
赫赫成后,玄戈再援。神之相之,用武以断。
穆穆肃皇,中兴江汉。神之启之,守文以缵。
巍巍天柱,前俯璚台。层城万仞,上应中台。
地轴盘结,云汉昭回。灵踪久閟,真路乍开。
爰饰云构,造于中天。冠峰被麓,舄奕墟躔。
丹碧霞焕,栋宇星悬。势侔太一,巧极望仙。
神之所妥,钩陈营卫。鞭风驾霆,出入云际。
神之所临,徵灵表异。康国阜民,克显于世。
玄圃之峦,仁后所履。丹丘之屺,仙灵所倚。
咸障大荒,曷窥元始。追茂至道,孰踰斯美。
惟兹崇报,前掩禅封。在帝左右,罔或不共。
四气顺序,万方景从。昭佑我明,受福无穷。
《太和山铭》【明·区大相】穹窿太和,上参冥莫。近接嵩华,远拔衡霍。明后有作,是称灵岳。上帝攸居,天柱是度。赫赫成后,玄戈再援。神之相之,用武以断。穆穆肃皇,中兴江汉。神之启之,守文以缵。巍巍天柱,前俯璚台。层城万仞,上应中台。地轴盘结,云汉昭回。灵踪久閟,真路乍开。爰饰云构,造于中天。冠峰被麓,舄奕墟躔。丹碧霞焕,栋宇星悬。势侔太一,巧极望仙。神之所妥,钩陈营卫。鞭风驾霆,出入云际。神之所临,徵灵表异。康国阜民,克显于世。玄圃之峦,仁后所履。丹丘之屺,仙灵所倚。咸障大荒,曷窥元始。追茂至道,孰踰斯美。惟兹崇报,前掩禅封。在帝左右,罔或不共。四气顺序,万方景从。昭佑我明,受福无穷。
https://shici.929r.com/shici/5ZsEUD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