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来喜晴农自嗟,共说雨意还无涯。
老夫闻言疑且怪,岂有悖谬如此耶。
云阴渐浓日光薄,残雨疏疏仍放脚。
不知黯䨴从何来,顷刻瀰漫遍寥廓。
入室愁坐空悲歌,吾农吾农将奈何。
朝来喜晴农自嗟,共说雨意还无涯。
老夫闻言疑且怪,岂有悖谬如此耶。
云阴渐浓日光薄,残雨疏疏仍放脚。
不知黯䨴从何来,顷刻瀰漫遍寥廓。
入室愁坐空悲歌,吾农吾农将奈何。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诗人孙承恩对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的观察与感慨。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景象描写,展现了天气变化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它给农人带来的忧虑和困扰。
首句“朝来喜晴农自嗟”,描述了早晨天气转晴时,农人们本应感到欣喜,却因担忧未来可能再次下雨而感到忧愁。这种矛盾的心情反映了农人对天气的敏感和依赖,以及他们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接着,“共说雨意还无涯”表达了人们对即将到来的雨势的不确定感,雨意似乎没有尽头,预示着可能的持续降雨。这种不确定性给农事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为雨水过多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
“老夫闻言疑且怪,岂有悖谬如此耶”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现象的不解和疑惑,他难以理解为何天气会如此反常,这反映了他对自然规律的探索精神。
随后的几句“云阴渐浓日光薄,残雨疏疏仍放脚。不知黯䨴从何来,顷刻瀰漫遍寥廓”描绘了云层逐渐浓厚,阳光变得稀薄,残余的雨水虽然稀疏,但仍然在大地上肆虐。诗人用“黯䨴”形容乌云密布的景象,形象地展示了天气的突然变化。紧接着,他描述了这场雨迅速蔓延至广阔天地,覆盖了整个视野,展现出雨势之大。
最后,“入室愁坐空悲歌,吾农吾农将奈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和无奈。面对这样的天气,农人们只能坐在室内,空自哀叹,不知道如何应对。这句诗深刻地揭示了农人在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无助和焦虑,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农人生活的深切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在面对不可预测的自然力量时人类的脆弱和无奈。
恹恹人瘦,正愔愔天气。滚滚年华送流水。
任子规啼彻,丁巷泥深,花落也、还被东风催起。
茫茫春去远,叠叠春愁,漠漠春阴画桥外。
何处不天涯,难觅离痕,都化作、万行清泪。
听玉笛、关山尽情吹,早泊凤飘鸾,几生萍寄。
茜窗深。记琼箫度曲,眉恨暗侵寻。
玉夜初凉,檀膏半注,微听莲漏沈沈。
断魂处、年华似羽,剩花外、残梦托幽禽。
杨柳青烟,海棠红雨,池馆春阴。
谁想倦游词客,甚江湖载酒,兰雪题襟。
扇底歌阑,绡边泪聚,惜别何况如今。
空自按、霓裳旧曲,听风水、谁为觅余音。
闲趁斋鱼粥鼓,直恁飘零。
梧宫秋矣,正西风黄菜,满城鼙鼓。
小劫红羊缘底事,艳骨一堆荒土。
身殉君王,恩怜夫婿,判绝从泉路。
白驹凄唱,后庭肠断歌舞。
可惜芳媵桃根,朱丝毕命,绮恨抛儿女。
葬罢琼姬鹃血冷,不是秦楼箫侣。
玉柙烟销,珠房粉碎,惨淡花无语。
丽娃像里,月明环佩来去。
缃叶多阴,丹萍早熟,谁赠满笼珍果。
尝齐玉版,弄斗金丸,匀圆写来愁破。
邀取花外中仙,佳梦同传,丽词相和。
任华林芳景,瑛盘荣宴,故应无我。
春院静、小坼琼莩,轻流星耀,莺嘴隔枝衔堕。
多情温尉,应忆曩游,斗帐红珠双颗。
匀染胭脂,镜中一点猩唇,微微芳唾。
更香丝挽就,自折阶前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