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
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
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
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
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
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
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
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自然风光与和谐的生活场景。开篇“地古多乔木,游人到且吟”两句,勾勒出一片古老而茂密的树林,行人至此,不禁吟诗作赋,显现出一种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情感寄托。
接着,“院开金锁涩,门映绿篁深”两句,则转向庭院之内。金锁涩表明的是一份闲静而不事繁华的生活态度,而门前绿篁的映衬,则增添了一份清幽与隐逸。
“山色不离眼,鹤声长在琴”两句,进一步渲染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沉醉。山色随时可见,显然诗人居所就在这山色中,而鹤鸣声则融入琴声,形成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艺术享受。
最后,“往来谁与熟,乳鹿住前林”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环境的满足。行者稀少,只有偶尔经过而已,而乳鹿在前林中居住,更添了一份野趣和生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怀。
野人独钓烟波外,眼中不识乾坤大。
岁晏扁舟入海云,舟中有客名痴卖。
相逢赠我袖中诗,品题八咏穷幽奇。
恍惚怡山与神契,欲去未去心先驰。
今年别我归长庆,春江送客风尘静。
迟我名山欲问程,寻君旧话先乘兴。
十朝绀殿今何如,月夜幽钟人定初。
丹荔流霞辨生熟,长松鹤唳遥相于。
中济归僧无去住,石湖烟雨时相遇。
门临乌石笑点头,碧涧泉声引归路。
此时此景非等閒,紧俏麻鞋远近山。
凭君报语山翁道,岭外顽牛老更顽。
男儿爱身及肤发,平生一毛不敢拔。
蹉跎四十一回春,参差两鬓同鸡肋。
蒙师为我操慧刀,头上不与留纤毫。
一朝四大轻鸿毛,昔日缝掖今方袍。
缝掖翁,方袍子,本来面目应相似。
镜中见影不见形,莫道昨非今乃是。
请辞大众入山去,山月松风供稳睡。
但愿慧刀时在侧,不令须眉长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