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跃林头鸟,相呼并欲飞。
羽毛聊自试,不觉远藩篱。
鸣跃林头鸟,相呼并欲飞。
羽毛聊自试,不觉远藩篱。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通过鸣跃林头的鸟儿相互呼唤、欲飞未飞的情景,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活力与自由的渴望。
首句“鸣跃林头鸟”,以“鸣跃”二字生动地刻画了鸟儿在林间跳跃、鸣叫的动态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接着,“相呼并欲飞”一句,进一步描绘了鸟儿之间的互动,它们互相呼唤,似乎在商量着什么,准备一同展翅飞翔。这种场景不仅表现了鸟儿之间的亲密关系,也暗示了它们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
“羽毛聊自试,不觉远藩篱。”这两句则深化了主题。鸟儿通过“自试”羽毛,尝试飞行,这不仅是对自身能力的探索,也是对自由的渴望和实践。它们在尝试飞翔的过程中,或许并未意识到自己已经超越了藩篱的束缚,这象征着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人们往往能在不经意间突破自我设限,达到新的境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自由的主题,同时也蕴含了对人类自我超越和追求自由的哲思。
原生衣百结,颜子食一箪。
欢然乐其志,有以忘饥寒。
今我何人哉,德不及先贤。
衣食幸相属,胡为不自安。
况兹清渭曲,居处安且闲。
榆柳百馀树,茅茨十数间。
寒负檐下日,热濯涧底泉。
日出犹未起,日入已复眠。
西风满村巷,清凉八月天。
但有鸡犬声,不闻车马喧。
时倾一尊酒,坐望东南山。
稚侄初学步,牵衣戏我前。
即此自可乐,庶几颜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