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长啸拂干将,远访幽人古佛堂。
归洞老龙嘘沫湿,避烟孤鹤下回翔。
坐移短榻随阴转,论到投机话柄长。
更上高楼频纵目,雪山堆白树云苍。
倚天长啸拂干将,远访幽人古佛堂。
归洞老龙嘘沫湿,避烟孤鹤下回翔。
坐移短榻随阴转,论到投机话柄长。
更上高楼频纵目,雪山堆白树云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拜访隐士的场景,充满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之美。首句“倚天长啸拂干将”以豪迈之气开篇,仿佛诗人站在高处,对着天空长啸,拂过锋利的宝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气魄。接着,“远访幽人古佛堂”则转入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人不远千里,探访那位远离尘嚣的智者,古佛堂作为背景,增添了神秘与庄严的气息。
“归洞老龙嘘沫湿,避烟孤鹤下回翔”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动景象。老龙在洞中吐息,水珠四溅,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氛围;而孤鹤在烟雾中飞翔,时而上下翻腾,展现了自由与孤独并存的意境。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和谐,也暗喻了诗人内心世界的深邃与复杂。
“坐移短榻随阴转,论到投机话柄长”则描绘了诗人与隐士交谈的情景。两人坐在短榻上,随着阳光的移动而变换位置,深入探讨着彼此感兴趣的话题,话语绵长,似乎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和哲理。这种交流不仅仅是知识的分享,更是心灵的碰撞与共鸣。
最后,“更上高楼频纵目,雪山堆白树云苍”以壮丽的景色收尾。诗人再次登高望远,只见雪山覆盖着皑皑白雪,树木在云雾中若隐若现,一片苍茫。这样的景象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在广阔的世界中,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存在,但正是这渺小之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与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物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和谐、深邃精神世界的追求与向往,同时也反映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隐逸生活和自然美的独特审美情趣。
和陶复和陶,止酒亦云止。
君不慕子云,胡为相表里。
太常日日斋,以礼拒妻子。
君不属礼官,胡为共悲喜。
纷纷止酒人,暮止朝仍起。
不如吾少饮,终亦无醉理。
文士多尚同,达人惟任已。
趣舍既殊途,发言斯异矣。
吾尝梦醉乡,旷远无涯涘。
世复杜康家,不废刘伶祀。
湘水有白云,飞飞无定止。
朝从水东生,暮向水西起。
东西浩无涯,要不离湘涘。
游子在长安,去湘八千里。
望云云不知,吾寄吾思耳。
他山岂无云,吾亲不在彼。
湘水岂不遥,白云长恋此。
朝暮望不休,变化安可拟。
或薄如轻绡,或积如结绮。
或碎如衣穿,或乱如旗靡。
或如鸟翼张,或如鱼鳞比。
或如马脱衔,或如车就轨。
或如神仙人,冠服尽奇诡。
或如礼法士,弁冕而端委。
郁郁复纷纷,千里犹尺咫。
高山不碍目,况乃隔城垒。
愿言借长风,吹我渡湘水。
长风软无力,不能移步跬。
愿言随飞鸿,直入湘云里。
飞鸿有长翮,我乃无短羽。
望之若可亲,即之又不迩。
何日得依云,不以望为喜。
我作飞云篇,聊以代陟屺。
《湘水飞云为徐廷用主事赋》【明·吴俨】湘水有白云,飞飞无定止。朝从水东生,暮向水西起。东西浩无涯,要不离湘涘。游子在长安,去湘八千里。望云云不知,吾寄吾思耳。他山岂无云,吾亲不在彼。湘水岂不遥,白云长恋此。朝暮望不休,变化安可拟。或薄如轻绡,或积如结绮。或碎如衣穿,或乱如旗靡。或如鸟翼张,或如鱼鳞比。或如马脱衔,或如车就轨。或如神仙人,冠服尽奇诡。或如礼法士,弁冕而端委。郁郁复纷纷,千里犹尺咫。高山不碍目,况乃隔城垒。愿言借长风,吹我渡湘水。长风软无力,不能移步跬。愿言随飞鸿,直入湘云里。飞鸿有长翮,我乃无短羽。望之若可亲,即之又不迩。何日得依云,不以望为喜。我作飞云篇,聊以代陟屺。
https://shici.929r.com/shici/KIy21tW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