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越问·其四竹箭》
《越问·其四竹箭》全文
宋 / 孙因   形式: 骚

维苗山之竹箭兮,禀劲气于乾坤。

实东南之美材兮,声价等乎瑶琨。

良工相夫阴阳兮,加利镞以为矢。

习国人于射渎兮,震电激而星奔。

挟之以六千之君子兮,从之以八千之子弟。

可以偿方张之阖闾兮,走善射之楼烦。

彼群仙之会聚兮,亦以射而为乐。

登石室之射堂兮,射东峰而的白。

丁令威为拾箭兮,山上下以求索。

获遗镞于樵夫兮,偿以樵风之南北。

客曰异哉斯事兮,诚振古之怪奇。

然越人之弯弓兮,则谈笑而道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射箭场景,通过对竹箭的美化和神圣化,展现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与追求。诗中的“维苗山之竹箭兮,禀劲气于乾坤”一句,不仅描绘了竹箭的来源,而且赋予了它天地间的神秘力量。"实东南之美材兮,声价等乎瑶琨"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神圣感,使读者感到这不再是简单的射箭工具,而是一种艺术品和文化符号。

诗中还通过“良工相夫阴阳兮,加利镞以为矢”一句,展示了工匠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和尊重,以及他们精湛的手艺。"习国人于射渎兮,震电激而星奔"则描绘了一种壮观的场面,让人联想到古代射箭仪式的庄严与激动。

"挟之以六千之君子兮,从之以八千之子弟"一句,展示了参与这项活动的人数众多,气氛热烈。"可以偿方张之阖闾兮,走善射之楼烦"则表明这种活动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社会地位和荣誉的象征。

诗人通过“彼群仙之会聚兮,亦以射而为乐”一句,引入了仙界的概念,使整个场景变得更加超脱与神秘。而"登石室之射堂兮,射东峰而的白"则具体描绘了这种活动可能发生的地点和情境。

最后几句“丁令威为拾箭兮,山上下以求索。获遗镞于樵夫兮,偿以樵风之南北”描述了一种对失落之物的追寻,这不仅是对物品的珍视,更可能隐含着对传统技艺和文化记忆的重视。

整首诗通过对射箭这一传统活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美好,以及对于超越凡俗寻求精神寄托的追求。

作者介绍

孙因
朝代:宋

庆元慈溪人。孙梦观兄。理宗宝庆二年进士。仕至朝请大夫。晚年隐居四明山。博综古今,善属文,尝采会稽遗事作《越问》,以补王十朋《风俗赋》之缺。
猜你喜欢

癸丑余以避地吴中登阊阖行战地怅然有感

北风吹海色,飞上姑苏台。

欲问吴王事,秋深麋鹿哀。

(0)

署中独酌先后共得十首颇有白家门风不足存也·其一

醉即高眠醒便歌,世人无计奈吾何。

一飧鱼菜欣然饱,双眼莺花到处多。

梦里乾坤谁束缚,閒中风月任差科。

唯馀气习消难尽,强半陈编与耗磨。

(0)

豫章人至不得用晦书却问之

虚从鳞羽问离居,各有相思少破除。

斗畔龙文谁解识,枕中鸿宝近何如。

神交总是难逢语,才大还成自试书。

誇杀芙蓉池上月,那能折简致应徐。

(0)

送王中丞汝文提督操江·其一

折冲元自汉庭闻,柱后新裁上切云。

一剑画将天堑地,千帆教就水犀军。

台城昼拥韬钤色,幕府春生组练文。

却笑当年浑共浚,与君同姓不如君。

(0)

仪真道中

中丞腊月上真州,送客俱辞影仅留。

出处本来无系着,东西元不碍夷犹。

霜严未泄前旌色,冰老能封小涧流。

寄语拥垆儿女道,老夫装束竟何求。

(0)

予与自闽明卿自贵同日书至有感·其二

故人岭海尚栖迟,九列虽叨敢道宜。

季重有书方悔侠,伟长中论未逢知。

谁偏谢豹啼丹地,并许娵隅托素时。

莫怪承恩还避辇,至今犹自怯蛾眉。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胡寅 全祖望 程俱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