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
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
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濯水锦窠艳,颓云仙髻繁。
全欹碧槲叶,独占紫球栏。
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
这首诗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景象,通过对比和夸张的手法,突出了牡丹花独特的魅力。"濯水锦窠艳"中的“濯水”通常指水边或水中之物,这里用来形容牡丹的根部,或许暗示其繁盛如同水中的锦缎;“颓云仙髻繁”则是说牡丹的花朵丰满而繁复,如同天上仙女的发髻一般。"全欹碧槲叶"中,“全欹”二字形容牡丹叶子的完整和完美,而“碧槲叶”则强调了叶子的绿色和生机。
"独占紫球栏"一句,"紫球"通常指牡丹花的别称,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的珍贵和独特;"栏"字则可能暗示着围墙或屏障,意指牡丹花在围栏中独立盛开,无需他物点缀。
最后两句“谁谓萼华极,芳心多隐桓”表达了诗人对牡丹的深沉情感和赞美。"萼华"指的是牡丹花,而“谁谓萼华极”是在反问,即谁能说牡丹的美已经达到极致;"芳心多隐桓"则是说牡丹的芳心(即花蕊)中藏着许多看不见的秘密和韵味,"隐桓"二字增添了一种神秘感。
整首诗通过对牡丹美丽外观的描绘,以及对其内在之美的赞叹,展现了诗人对这朵花的深刻欣赏和独到的见解。
父母之邦岂复雠,人情至此乃可忧。
刺史县令方坐视,久矣肉食无远谋。
崇墉可当天设险,烟火惊奔无一点。
可怜缩手俱就毙,不见一夫来袭掩。
清晨诸家好音至,说贼回戈马回辔。
玉帛子女既充牣,捆载而归乃真退。
妻孥向来便伸眉,将军凯旋亦班师。
身长八尺剑三尺,缓带轻裘有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