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扇子诗·其十六》
《扇子诗·其十六》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无心已作不鸣雁,恃气多惭反走鸡。

大道三杯仙落托,随斋一钵佛菩提。

(0)
翻译
无心之人已如不再鸣叫的大雁
自视甚高的人常因傲气而羞愧如同反向奔跑的鸡
注释
无心:形容人内心平静,无意于世事。
不鸣雁:不再鸣叫的大雁,比喻不再发声或有所追求的人。
恃气:倚仗傲气。
反走鸡:反向奔跑的鸡,比喻因傲气而举止失常。
大道:指人生的正道或高深的道理。
仙落托:仙人寄托之意,可能指寻求解脱或超脱世俗。
随斋:素食斋戒,常指修行人的生活。
一钵:一只食钵,象征简单的生活和修行所需的极少物质。
佛菩提:佛教中指觉悟、成佛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石的作品,名为《扇子诗(其十六)》。诗中融合了对自然景象与禅理的描绘和思考。

“无心已作不鸣雁”,表面上看似是在描述一种无为而治的状态,雁群在天空中飞翔却不发出叫声,暗示了一种超然物外、顺其自然的情怀。然而,“恃气多惭反走鸡”则透露出诗人对世俗纷争的不满与轻蔑。在这里,雁代表高洁之志,而鸡则象征着庸俗与凡尘。

“大道三杯仙落托”,此句中“大道”指的是佛家所说的至高无上的真理,“三杯”可能是比喻达观或悟道的过程,而“仙落托”则意味着将心灵寄托于超脱尘世的境界。

最后一句“随斋一钵佛菩提”,其中“随斋”意指随遇而安,“一钵”象征着出家人以乞食为生的清贫生活,而“佛菩提”则是佛教中追求的觉悟之境。

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界与修行者的生存状态,表达了诗人对于尘世纷扰的超脱和对精神自由的向往。同时,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达到禅理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在这里,诗人的笔触既轻松自然,又蕴含深邃的哲理。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忆昨(二首)

交友如云海内多,岂因谤讪竟蹉跎。
未思张翰莼鲈帟,俄动田横《薤露》歌。
万卷空留遗一子,千金用尽买双娥。
柳州东畔无情月,还照芙蓉蘸碧波。
¤

(0)

渔庄 (白野达兼善隶颜,柯九思记)

公子不好猎,小庄濠上居。
长船载大炬,清夜看叉鱼。

(0)

次韵泊阊门

渌水秋风荡桨船,白蘋洲上月初弦。
清光半入红窗里,照见羁人夜不眠。

(0)

玉山佳处(马九霄篆颜,杨廉夫、陈敬初记)

春风昨夜起,吹荡沧江水。
幽人渺何处,乃在玉山里。
玉山秀色何崔嵬,沧江之水长萦回。
萦回不尽绕山去,但见满谷桃花开。
草肥青野鹿呦呦,花下残棋暮不收。
邻家野老长携酒,溪上渔郎或舣舟。
幽人读书忘世虑,结屋山中最佳处。
世上红尘空白头,携书我亦山中去。

(0)

城上乌者取晋叔向城上有乌齐师其遁之谓而作

城上乌,群相呼。
群相呼,护其雏。
公侯干城民父母,官军见贼莫遁逃。
城中之民势亦孤,安得千金觅壮夫。
城上乌,乌有翮。
东西引雏飞格格,胡为群来尽红帕。
驱民登城要相杀,乌啼城头头亦白。

(0)

玉楼春 以上二首词综卷三十三

邻鸡喔喔晨窗白。
檐树深沉初辨色。
鸳鸯瓦上露溶溶,翡翠帘边风瑟瑟。
小楼一半屏山隔。
不灭银缸通照夕。
还乡好梦却忘愁,梦破那堪仍在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李渔 李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