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飞云顶寄博罗胡正庵明府》
《飞云顶寄博罗胡正庵明府》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千涧寒飞万木头,醇风顿觉此中收。

弹琴仙吏能为政,采药山人竟薄侯。

红树染霜何日老,青鸾啼客过云幽。

欲持此意终宵讲,载酒王丹野外留。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飞云顶上壮丽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的融合。首句“千涧寒飞万木头”,以“千涧”和“万木”展现了一幅广阔而寒冷的山林景象,寒气从千条溪流中升起,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这清冷所笼罩。接着,“醇风顿觉此中收”,醇厚的山风在这样的环境中显得格外宁静,仿佛所有的喧嚣都已收敛,只留下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和谐。

“弹琴仙吏能为政,采药山人竟薄侯。”这两句将仙人与山民的生活方式巧妙地融入政治治理的讨论中,暗示着在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中,政治治理也应追求一种超凡脱俗、贴近自然的理想状态。仙吏以琴声治理,山人以采集草药为生,两者虽职业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红树染霜何日老,青鸾啼客过云幽。”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神秘。红树在霜的染色下展现出生命的色彩,即使岁月流转,也难以抹去其独特的魅力;青鸾的啼鸣穿越云层,给旅人带来一份幽静与神秘感,仿佛是自然界的灵性之声,引人深思。

最后,“欲持此意终宵讲,载酒王丹野外留。”表达了诗人想要与友人分享这份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感悟,希望在夜晚的长谈中,能够共同品味这份宁静与美好,甚至在野外饮酒畅谈,延续这份情感与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与人文精神的深切感悟,以及对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仆家徽之篁墩有晋循吏陈忠臣之祠第在焉土人尝更名黄以避巢贼之荼毒袭称至今仆近复篁墩之号而翰长镜川先生作十绝非之仆亦未敢以为是也谨次韵随章奉答幸终教之·其五

难将疑似幸全宗,毕竟篁黄字不同。

黠盗关心生杀处,岂应无语过湘丛。

(0)

哭金怀用表兄·其四

南亩垫秋水,忧怀萦老穷。

劳生百不足,到死一成空。

身脆如残叶,病来加朔风。

昨宵谈笑是,暂落梦魂中。

(0)

挽嘉定翟孝子允高

烈火见者畏,不谋天下同。

伊人燔庐菑,负母走焰中。

临难切至情,全爱出至穷。

天人斯通昭,寻熄从返风。

金躯兹销化,孝闻不可终。

可耻及泉誓,尚尔歌融融。

(0)

喜苏文辉见过

杪岁风日寒,临门讶高驾。

晦迹久不出,诣舍此云乍。

棱层见诗骨,孤瘦立秋华。

筋力驾年纪,手策不少借。

升堂载拜健,欢觏饶言话。

性真具淳朴,虑静得閒暇。

安然丘壑姿,可使观者化。

杯酒亦略饮,深坐且清夜。

人生属长离,大半付悲诧。

虽获少聚首,未足为慰藉。

我生尚碌碌,世谛未由谢。

何能传隐诀,低头事耕稼。

(0)

次韵邹允达怀仙吟十首·其八

西华峰头月影高,琼花香雾湿金袍。

呼僮旋劈麒麟脯,一曲南飞醉碧桃。

(0)

客中秋夕

远客难为别,西风吹月明。

不堪残梦破,沙际乱虫鸣。

(0)
诗词分类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诗人
顾恺之 王易简 李邕 欧阳询 陶弘景 宋玉 滕斌 潘良贵 刘彻 王鼎 冯惟讷 程元凤 孙绰 顾景星 丘为 阴铿 高蟾 韩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