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二》
《次韵黄鲁直见赠古风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轼   形式: 古风

空山学仙子,妄意笙箫声。

千金得奇药,开视皆豨苓。

不知市人中,自有安期生。

今君已度世,坐阅霜中蒂。

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计。

阆风安在哉,要君相指似。

(0)
注释
空山:寂静的山。
仙子:神话中的仙女。
妄意:幻想。
笙箫声:如笙箫般的音乐声。
千金:大量财富。
豨苓:一种药材。
市人中:市井之中。
安期生:传说中的长生不老者。
度世:超脱尘世。
霜中蒂:霜打后的蒂落。
摩挲:抚摸。
古铜人:古老的铜制雕像。
阆风:传说中的仙山。
相指似:指引给我看。
翻译
在空寂的山中修行,幻想成仙子,听见笙箫般的乐音。
花费千金买到稀有药材,打开一看,竟是猪苓。
没想到市井之中,也有像安期生那样的长生不老之人。
如今你已超脱尘世,静观霜打的蒂落,岁月如过眼云烟。
抚摸着古老的铜人,感叹时光无法计量。
那阆风仙境在哪里呢?希望你能指引我前往。
鉴赏

这是一首充满仙境气息的诗歌,描绘了一位修仙者在空山中学习仙法的情景。诗人以"妄意笙箫声"开篇,表达了对超脱尘世、追求道术生活的向往。"千金得奇药,开视皆豨苓"则是说到修炼成就后的感受,即使看待世间珍贵之物,也如同普通的野草,没有任何诱惑。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赞美:"不知市人中,自有安期生。"这里的“安期”是指东汉时期的隐士安期,他不愿意在世俗的官场中出头露面,宁愿选择隐居山林。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独立生活的向往。

"今君已度世,坐阅霜中蒂。摩挲古铜人,岁月不可计。"则是说到仙境中的时间感受,不再受到世间时光流逝的束缚,可以悠然自得地享受永恒的宁静。

最后两句"阆风安在哉,要君相指似。"表达了诗人对朋友间共同追求仙道、共度岁月的美好愿望。这里的“阆风”是古代传说中的仙境,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达到这种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仙境生活的描写,以及对隐逸文化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深切向往。

作者介绍
苏轼

苏轼
朝代:宋   字:子瞻   号:铁冠道人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嘉祐二年(1057年),苏轼进士及第。宋神宗时曾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职。元丰三年(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猜你喜欢

题梅逸林隐君祠

洁蠲老笔记祠庭,更把辞情韵入声。

誓守松楸为得死,肯戕桑梓买偷生。

衣冠图画君心事,香火焚修子血诚。

孝义本来无世变,有谁下马拂阴茔。

(0)

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其一

有美女中玉,来嫔天下魁。

心无惭藻涧,眼及到兰台。

欲伴春行乐,俄缠昼哭哀。

谁知馀地在,五桂总翘材。

(0)

挽校书郎方公夫人二首·其二

七十七年春,斑衣堂上新。

鱼轩宜有晚,恙枕竟无晨。

空感通家泪,难随执绋尘。

望云飞老□,聊聒薤歌人。

(0)

挽史允叟慈母王氏

彼美兰仪盎粹温,谁知肃肃范闺门。

生荣梦视金花诰,死瞑培成玉树根。

中一祔严家称礼,终三年制子权恩。

我来欲送铭旌路,客病栖栖怅莫奔。

(0)

次韵达观弟送法椿长老入杭

与师交际狎,弟后我居前。

久憩上方阁,忽登西浙船。

翩然如过鹤,听不到啼鹃。

心契无千里,诗盟终有缘。

(0)

似法椿龄叟

人生契合处,信是宿因缘。

坐到无言外,参成有佛前。

好山非昨日,啼鸟又今年。

带得醉归去,醒时风满天。

(0)
诗词分类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