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若禔告行再寄二诗·其一》
《若禔告行再寄二诗·其一》全文
宋 / 李之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前日报君明日行,强凭诗句写离情。

悬知北海经旬别,须滞韶山半日程。

环席已甘搀上首,馀罍应不负同倾。

预期一笑东门外,剩记樽前醉里声。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为友人若禔即将远行所作的赠别之作。诗中充满了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首联“前日报君明日行,强凭诗句写离情”,开篇即点明了友人即将远行的事实,诗人以“强凭”二字,表达了自己在离别之际,只能借助诗歌来抒发内心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既包含了对友人的不舍,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担忧。

颔联“悬知北海经旬别,须滞韶山半日程”,诗人预想友人此去将经历长时间的分别,从“北海”到“韶山”,两地相隔遥远,需时日才能相聚。这里不仅描绘了地理上的距离,也暗示了时间的漫长,增加了离别的愁绪。

颈联“环席已甘搀上首,馀罍应不负同倾”,转而描写与友人相聚的场景。诗人愿意在宴席上让友人坐首位,体现了对友人的尊重和谦逊。同时,“馀罍应不负同倾”则表明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美酒的欢乐时光,即使分别在即,也要珍惜此刻的相聚。

尾联“预期一笑东门外,剩记樽前醉里声”,诗人展望未来,期待在东门外再次相见时,能重温今日的欢笑与醉意。这一句充满了对重逢的渴望和对美好回忆的珍藏,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深厚情感和对未来相聚的乐观期待。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未来相聚的憧憬,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读来令人动容。

作者介绍
李之仪

李之仪
朝代:宋   字:端叔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生辰:1038~1117

李之仪(1048~1117)北宋词人。字端叔,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沧州无棣(今属山东省)人。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猜你喜欢

褒禅山有于湖所题宝塔二字

路入乱云堆,僧房四面开。

龟泉半泥滓,龙洞已尘埃。

漱竹浑忘醉,穿花浪费才。

何人题宝塔,千载仰崔嵬。

(0)

送赵伯高

北窗玩韦编,穷年见三绝。

持文斗时英,胜不待口舌。

以此起门户,鹡鸰同好音。

何物弟兄贤,令人笑书淫。

车中莹连璧,世外无南金。

当时声名卑贾马,嗟今位出稠人下。

我归政欲质经疑,礼失尚容求诸野。

争名国寄涎蜗角,得少失多人不觉。

浑无钩距肖子都,大有诙谐胜方朔。

平时出山游锦官,马蹄踏君门前道。

江长舟自横,径荒人莫扫。

不须苦洗霜根发,星星复出如秋草。

龙华美酒贱如水,一酌令君变衰老。

(0)

鹊桥仙

远公莲社,流传图画,千古声名犹在。

后人多少继遗踪,到我便、失惊打怪。

西方未到,官方先到,冤我白衣吃菜。

龙华三会愿相逢,怎敢学、他家二会。

(0)

鹧鸪天

可意黄花人不知。黄花标格世间稀。

园葵裛露迎朝日,槛菊迎霜媚夕霏。

芍药好,是金丝。绿藤红刺引蔷薇。

姚家别有神仙品,似着天香染御衣。

(0)

二月二十一日东园桃李未开有感二首·其一

日惨东风正怒号,小园寂寂闭蓬蒿。

可能春色如人事,独发玄都观里桃。

(0)

宴春台慢/宴春台.东都春日李阁使席上

丽日千门,紫烟双阙,琼林又报春回。

殿阁风微,当时去燕还来。五侯池馆频开。

探芳菲、走马天街。重帘人语,辚辚绣轩,远近轻雷。

雕觞霞滟,翠幕云飞,楚腰舞柳,宫面妆梅。

金猊夜暖、罗衣暗裛香煤。

洞府人归,放笙歌、灯火楼台。下蓬莱。

犹有花上月,清影徘徊。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敦敏 郑岳 李正民 李中 徐照 乃贤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