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呈余伯皋》
《呈余伯皋》全文
宋 / 翁卷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木犀香残菊花拆,多少秋风吹陇陌。

我行欲遍江西州,最后方作筠阳客。

筠阳之州水中隔,古来称是神仙宅。

今君住此将二年,应识神仙李八伯。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éngbǎigāo
sòng / wēngjuàn

xiāngcánhuāchāiduōshǎoqiūfēngchuīlǒng

xíngbiànjiāng西zhōuzuìhòufāngzuòyúnyáng

yúnyángzhīzhōushuǐzhōngláichēngshìshénxiānzhái

jīnjūnzhùjiāngèrniányìngshíshénxiānbǎi

翻译
木犀花香已消散,菊花开始凋零,秋风在田间小路吹过。
我计划游历江西各州,最后才成为筠阳的客人。
筠阳这个地方被水环绕,自古以来被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
你在这里住了近两年,想必已经认识了被称为神仙的李八伯。
注释
木犀:桂花。
香残:香气减弱。
菊花拆:菊花凋谢。
秋风:秋季的风。
陇陌:田间小路。
我行:我旅行。
江西州:江西省各地。
筠阳客:筠阳的游客/居民。
筠阳之州:筠阳这个地方。
水中隔:被水环绕。
神仙宅:神仙居住的地方。
将二年:将近两年。
神仙李八伯:传说中的神仙李八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色,以木犀和残菊凋零为引,展现出浓郁的秋意。"多少秋风吹陇陌"一句,通过秋风的描绘,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人表达了自己游历江西各州的行程,最终来到筠阳,这里被赞誉为神仙居住的地方,富有神秘色彩。

诗人提到朋友余伯皋在此地居住已近两年,暗示他对筠阳有深入的了解和感情。最后一句"应识神仙李八伯",可能是以当地传说中的仙人李八伯来象征筠阳的神奇与超凡,也暗含对友人的期许,希望他能像传说中的仙人一样,享受这里的宁静与美好。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秋景为背景,寓言抒怀,既展示了筠阳的自然风光,又寄托了诗人对友人的友情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翁卷的笔触简洁而富有诗意,体现了宋诗的清新风格。

作者介绍
翁卷

翁卷
朝代:宋   字:续古   籍贯:乐清(今属浙江)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清(今属浙江)人,南宋诗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代表作《乡村四月》被选入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课本、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课本。
猜你喜欢

程孟阳挽词二首次夕公韵·其一

故乡一去四回春,此别那禁老泪频。

方氏鉴湖曾卜隐,阮家南巷自忘贫。

白头粉绘随长夜,青史才名有故人。

最忆酒阑歌板歇,清音无复袅梁尘。

(0)

薄暮

献岁南征棹,依依带夕阳。

侵春芳草合,入夜碧云长。

浦月交珠彩,山风送酒香。

幸无迁谪怨,作赋不投湘。

(0)

送彦平游岭南

九月罗浮道,无衣亦不寒。

奇峰三十二,直作夏云看。

(0)

挽石遗年丈十首选四·其二

八闽论诗派,七琴而三琶。

松寥不足尊,秋江非所誇。

旷代梅都官,正声不停挝。

下视徐庾尘,岿然成一家。

(0)

双流县见新月

蜀天雨后青如扫,凉月棱棱玉弓小。

江渎池头不解看,客里蛾眉青更好。

江城薄暮人语稀,碧烟缭缭秋縠微。

苍苔行尽见人影,不觉露下沾葛衣。

玉闺良夜捲帘坐,应是愁痕初月锁。

素娥分影照离颜,咫尺晶梳念钗朵。

举头低头两沈吟,纤玦渐西更漏深。

古来作客尽如此,看取铅泪承衣襟。

(0)

三月二十一夜南皮夫子招饮水际竹边亭

微风拂修竹,萧槭菰蒲声。

宿鸭忽引吭,格磔水鸟鸣。

恍然泊烟渚,欲濯沧浪缨。

是时疏雨过,野凉亭外生。

官事少得閒,坐定知三更。

解衣挂竹枝,扫叶然瓶笙。

楼阴浸水黑,镫影暗不明。

酒香聚游鱼,闻语了弗惊。

我生坠忧患,万事秋毫轻。

不图尘堀中,触此江海情。

一杯酹髯翁,来领夜气清。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邓玉宾 耶律洪基 王翱 金昌绪 尹懋 谭意哥 段文昌 周煇 陆凯 陈鎏 朱之瑜 陈希烈 张正元 何去非 张公乂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