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
《酬李东昌写寄白雪楼图》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诗名东郡沈隐侯,那复擅奇顾虎头。

江湖槃薄有能事,画我山中白雪楼。

推毫已经海色至,无乃兼驱蛟蜃游。

须臾百里岱阴合,咫尺疑闻清河流。

华不注山得非雨,平陵以西胡独秋。

松风似欲卷绡起,良久看云失去留。

丹青快意痴如此,丘壑过人老即休。

使君实解郢中调,为尔深知宋玉愁。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对友人李东昌所绘《白雪楼图》的酬答之作。诗中不仅赞美了画作的高超技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

首句“东郡沈隐侯,那复擅奇顾虎头”以典故开篇,将李东昌与古代画家顾恺之相提并论,赞誉其画技非凡。接着“江湖槃薄有能事,画我山中白雪楼”描绘了画作中的场景,一座白雪覆盖的山楼屹立于山水之间,意境深远。

“推毫已经海色至,无乃兼驱蛟蜃游”赞颂画家笔力雄浑,仿佛能将大海的颜色融入画中,甚至驱使蛟龙和蜃类游动,展现出画作的生动与气势。接下来“须臾百里岱阴合,咫尺疑闻清河流”则通过细腻的笔触,表现了画面中瞬间的变换与细节的精致,让人仿佛能听到远处清流的声音。

“华不注山得非雨,平陵以西胡独秋”运用拟人手法,让山川似乎有了生命,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丰富。紧接着“松风似欲卷绡起,良久看云失去留”描绘了风吹过松林,如同卷起轻纱般的景象,以及云朵在空中飘荡的情景,充满了诗意与动态美。

最后,“丹青快意痴如此,丘壑过人老即休”表达了诗人对画作的喜爱之情,认为它超越了自然之美,令人痴迷不已。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年岁渐长,或许会因追求艺术而放弃其他事物。“使君实解郢中调,为尔深知宋玉愁”则是对友人的高度评价,认为他能够理解并表达出宋玉(战国时期楚国著名诗人)的忧愁情感,体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艺术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白雪楼图》的描绘和赞美,不仅展现了画作的艺术魅力,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艺术以及友情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君如秋日云,妾似突中烟。

高下理自殊,一乖雨绝天。

(0)

梅花十咏·其二梦

神久尘缘久未忘,飘然随月到高唐。

欢情未接还惊觉,云雨阳台空断肠。

(0)

寿李济夫

夫子何为者,昂藏不入时。

眼前诸事罢,膝下两儿嬉。

落落真难合,悠悠听所之。

黄花一杯酒,岁喜与君持。

(0)

诔双峰兴上人

堂堂双峰师,不受世尘污。

禅坐三十年,俯仰无愧处。

平生大事毕,欲留不可住。

适来水中沤,水行沤复聚。

适去火上烟,烟散火如故。

徜徉天地閒,去来随所遇。

我怀未能忘,正随分别趣。

涕馀会贞心,三叹出门去。

(0)

杨生彦衡袖初夏三数诗过余徵和虽勉强应命格韵枯槁深惭见知·其四

案上新经未入黄,风帘不动篆烟长。

须知静里乾坤大,不觉飞空日月忙。

(0)

喜诏

黄鸡催唱晓玲珑,尺五飞来紫禁中。

遂使尧言布天下,始知汉诏感山东。

金瓯已付经纶手,玉烛均调鼎鼐功。

人囿太平无事日,村村粳稻飐香风。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