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名高不俟召,收采献君门。
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
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
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朋友即将离开去往江州的情景,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和美好祝愿。首句“名高不俟召”寓意朋友德才兼备,不需要等待他人的邀请便能受到尊崇;“收采献君门”则是指朋友将要带着所积累的知识或成就回到自己的领地,为国君服务。接下来的“偶屈应缘数”表明朋友的离开是出于某种不得已的情况,“他人尽为冤”则暗示这种情况可能给其他人带来了不公或误解。
中间两句“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描绘了一幅春天城郊与静谧的水边村庄的画面,透露出诗人对朋友即将到来的新环境的向往和美好预期。最后,“归去无劳久,知君更待论”则是表达诗人对朋友归去后能够迅速安定下来,并且相信朋友会有更深入的考虑和安排。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士大夫之间的情谊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