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秦系山人戏赠》
《酬秦系山人戏赠》全文
唐 / 皎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

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chóuqínshānrénzèng
táng / jiǎorán

zhènglùnchánkuángshìchénxīndiāndǎoduō

báixínghuācéngrǎnhuángnángzhùjiǔ

翻译
正在谈论禅定寂静忽又狂放歌唱,或许是尘世之心太过颠倒纷扰。
光脚行走于花丛却未被污染,黄色布袋装着酒意寓何为?
注释
正论:正式或严肃的讨论。
禅寂:禅定的寂静状态。
忽:忽然。
狂歌:放声高歌,行为狂放。
莫是:或许是。
尘心:世俗之心,凡心。
白足:光脚,常指僧侣清贫修行之态。
行花:走在花丛中。
曾不染:未曾被(世俗)沾染。
黄囊:黄色的袋子,此处或指僧衣口袋。
贮酒:装着酒。
欲如何:想要达到什么目的或意味着什么。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皎然的《酬秦系山人戏赠》。诗中“正论禅寂忽狂歌,莫是尘心颠倒多。”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沉迷于世俗纷争、放弃修行者的一种批评态度。这里的“正论”意味着正确的道理,“禅寂”指的是清净无为的禅修状态,而“忽狂歌”则是对比,表示突然之间变成了狂热的世俗之歌。这两句通过强烈的情感色彩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放弃内心修行转而追逐世间纷扰的行为的不赞成。

接着,“白足行花曾不染,黄囊贮酒欲如何。”这里“白足”指的是没有污染的脚步,意喻清净无为的生活;“行花”则是形象地描绘诗人在自然中自由自在的样子,而“曾不染”表明这种状态下的诗人不会受到世俗尘埃的沾染。后半句“黄囊贮酒欲如何”则是一种设问,意指即使有了储存酒水的准备,也不知将何去何从。这两句通过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对于清净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皎然内心的宁静与淡泊,以及他对于世俗纷争的超脱态度。

作者介绍
皎然

皎然
朝代:唐   字:清昼   籍贯:湖州(浙江吴兴)   生辰:730-799

僧皎然(730-799),俗姓谢,字清昼,湖州(浙江吴兴)人,是中国山水诗创始人谢灵运的十世孙,唐代著名诗人、茶僧,吴兴杼山妙喜寺主持,在文学、佛学、茶学等方面颇有造诣。与颜真卿、灵澈、陆羽等和诗,现存皎然470首诗。多为送别酬答之作。情调闲适,语言简淡。皎然的诗歌理论著作《诗式》。 
猜你喜欢

次韵林先生潮连馆中见寄·其一

烟村渺渺树成行,社屋三间是讲堂。

竹叶林中堪送老,菊花篱下又逢霜。

膳夫问煮鲂鱼美,田舍邀尝早稻香。

入社撚须谁最数,共寻佳句答年光。

(0)

南归途中先寄诸乡友·其一

我家久住龙溪上,说著龙溪便有情。

荔子不将梨斗美,沙螺休与蟹争衡。

江村妇女蕉衫窄,市巷儿郎木屐轻。

漫兴诗多谁和我,樽前忙杀马先生。

(0)

讳日

虽贫还讲讳,兹事俗之常。

时节难虚度,杯盘秪自伤。

五鼎终难具,千秋敢易忘。

痴儿虽未了,清白永流芳。

(0)

寄张梧州克修

还家臣职尽,摄守郡符新。

心同端溪水,迹比峡山云。

朝野无交牍,桐江有钓纶。

时无张刺史,脚板但空闻。

(0)

诗罢怀白洲先生

山东无近耗,海上立斜晖。

童子觅牛去,渔翁罢钓归。

登舟人欲别,见月鸟还飞。

何限相思意,千峰独掩扉。

(0)

赠黄希颜春试

北风雨如注,是底别离时。

黄色眉端动,青云足下驰。

儿童酣世豢,国士醒心期。

去去江流疾,还君一赠诗。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耶律铸 姜特立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