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规啼罢客天涯,蜀道如天古所嗟。
诸葛威灵存八阵,汉朝终始在三巴。
通牛峡路连云栈,如马瞿塘走浪花。
拟酹昔贤鱼水地,海棠开遍酒人家。
子规啼罢客天涯,蜀道如天古所嗟。
诸葛威灵存八阵,汉朝终始在三巴。
通牛峡路连云栈,如马瞿塘走浪花。
拟酹昔贤鱼水地,海棠开遍酒人家。
这首诗是明朝末年清初诗人陈恭尹的《怀古十首(其七)蜀中》,通过对蜀道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诸葛亮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故国历史的感慨和对英雄人物的敬仰。
首句“子规啼罢客天涯”,以杜鹃鸟的啼声唤起游子的思乡之情,寓含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独感。接着,“蜀道如天古所嗟”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蜀道险峻难行,自古以来就是人们感叹的对象,暗寓蜀地的偏远与艰难。
“诸葛威灵存八阵”,诗人借诸葛亮的智慧和军事才能,表达了对这位历史名臣的敬仰,以及对他在蜀地留下的八阵图遗迹的怀念。接下来,“汉朝终始在三巴”进一步强调了蜀地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尤其是与汉朝的紧密联系。
“通牛峡路连云栈,如马瞿塘走浪花”两句,通过描绘具体的地理景观,如云栈和瞿塘峡的激流,展现了蜀道的险峻与壮丽,也寓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最后,“拟酹昔贤鱼水地,海棠开遍酒人家”表达了诗人想要在盛开的海棠花下,为那些曾在蜀地建功立业的贤人敬酒,寄托了他对英雄事迹的追思和对盛世繁华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描绘了蜀地的自然风光,又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蜀中历史文化的独特感悟。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