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赵会渑池,相如称勇智。
秦人诈不行,赵亦严兵备。
瑟缶互相击,计实同儿戏。
何不讲战守,乃以人国试。
沛公赴鸿门,累卵危不啻。
项庄剑已拔,亚父玦屡示。
如厕间道归,偶值猛虎睡。
轻兵蹑其后,釜鱼那能避。
不见楚怀王,留秦死秦地。
秦赵会渑池,相如称勇智。
秦人诈不行,赵亦严兵备。
瑟缶互相击,计实同儿戏。
何不讲战守,乃以人国试。
沛公赴鸿门,累卵危不啻。
项庄剑已拔,亚父玦屡示。
如厕间道归,偶值猛虎睡。
轻兵蹑其后,釜鱼那能避。
不见楚怀王,留秦死秦地。
此诗《咏史(其二)》由清代诗人翁照所作,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政治智慧与策略的深刻理解。
首句“秦赵会渑池,相如称勇智”描绘了战国时期秦赵两国在渑池会盟的情景,暗示了外交策略与个人智谋的重要性。接着,“秦人诈不行,赵亦严兵备”揭示了双方在会盟中的谨慎与警惕,体现了古代外交中防人之心不可无的智慧。
“瑟缶互相击,计实同儿戏”将外交谈判比作儿童的游戏,形象地表达了谈判过程的轻松与复杂并存的特点。然而,“何不讲战守,乃以人国试”则提出了疑问,批评了通过战争试探对方的鲁莽行为,强调了和平与防御策略的重要性。
接下来,“沛公赴鸿门,累卵危不啻”引用了刘邦赴鸿门宴的故事,展示了面对危机时的冷静与机智。而“项庄剑已拔,亚父玦屡示”则描述了宴会中的紧张气氛和潜在的危险,反映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危险性。
“如厕间道归,偶值猛虎睡”这一段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将刘邦逃脱的过程比作在危险中寻找机会,既表现了人物的机敏,也寓意着在困境中寻求生路的智慧。
最后,“轻兵蹑其后,釜鱼那能避”进一步强调了行动的迅速与果断,即使面对看似不可能逃脱的困境,也能找到出路。而“不见楚怀王,留秦死秦地”则以楚怀王被扣留秦国而死的故事作为结尾,警示人们在外交与政治斗争中要谨慎行事,避免陷入不可挽回的境地。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历史典故的引用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古代政治智慧与策略的复杂性,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和平、谨慎以及机智的推崇。
我如谢公好名山,开卷著我千岩万壑间。
乱烟遥峰出缥缈,怪石翠树相回环。
忽然山破飞瀑落,皎如仙人玉带垂云端。
喧豗欲撼溪谷动,使我毛发森青寒。
不知其间有何径,但见荷担两两相追攀。
浮屠崔嵬苍壁顶,佛屋隐映长松关。
下通窈窕知何处,想见小溪穿石去。
沙边汲叟犬相随,桥上行人驴半度。
林空路断孤舟横,或坐舟尾或疾撑。
左岩右滩地苦狭,长篙落石如有声。
我疑桃源从此逝,恍若风景非人世。
欲呼钱郎问其涂,钱郎已去谁能呼?